其實歸塵講的不多,隻是針對韓晉的數數內容指了幾個問題,又找了幾種更簡便易動的方法,然而這種思維的轉換,幾人乍一聽徹底懵了,能聽懂,又覺得怎麼這麼簡單,卻怎麼也無法自己想出來……
在學識方麵,韓晉雖然低調,其實內裏自視甚高,所以才能與四爺近乎平等相交,因為在學識領域韓崇臨並不覺得比四爺低人一等,然而歸塵這個原本在他眼裏是“武夫蠻子”的家夥,肚子裏竟然還藏著墨?韓晉是個真正的學者,立刻放下先前的所有成見,虛心向歸塵討教,甚至到最後要將弘暉的數數托付給歸塵教導。
弘暉瞧得一愣一愣的,突然發現自家便宜師傅變得十分高大上了,果然小孩心裏生出幾分羞愧,從前不是沒腹誹過,總覺得這個歸塵師傅比起韓先生要差得多,隻是因為其中關乎救命之恩,小孩將這種情緒給努力壓製了,也努力做一個好徒弟,“師傅。”最近小孩紅臉的時候特別多。
韓晉是弘暉的啟蒙老師,小孩被教得十分正直也勇敢,再由於四爺雖然寵溺卻也有原則,弘暉長到現在這脾性,其實在歸塵眼中覺得小孩有些過於“直”了,即便時不時小孩也會展露些小心機,卻也是“純”得可愛。
也無法否認,原本打算果斷拒絕韓晉提議的歸塵,見著小孩滿是期待的小表情,好像是見著美味的點心一般,實在無法開口拒絕,弘暉小子的能耐可見一斑,“他教你,照舊。有什麼不懂疑惑的,可以隨時來問我。”
前半句弄得小孩緊張兮兮,後半句出口,小孩立馬喜笑顏開,讓歸塵瞧著也不由地心情更添了幾分好,這個將要繼承雍正爺大統的小子,現在還隻是個十分容易滿足的小娃,歸塵覺得眼下一切都是美好的。果然是太平日子久了,他也學會感歎人生了。
四爺將這一大一小心思各異的領回府去,路上小孩還能自持從容,可才一進應堯院,弘暉直接纏著歸塵問這問那不鬆手了,歸塵瞧著桌上早就備好的點心咽了咽口水,卻是耐心給小孩講解,這一幕在四爺眼裏,便是一副名作“歲月靜好”的美畫。
弘暉這樣成長,就很好,用不著急著改變。四爺心裏默默做了決定,剛毅的臉上蘊開了暖暖的笑意,怎麼也無法掩飾。
蘇培盛低著頭縮著身子去小廚房再端一些點心,瞧主子爺那表情,奴才心裏怕怕的,四爺變得越發奇怪了,蘇培盛覺得自己不敢呆在這裏打擾三人。
貝勒府裏的日子很是清閑,歸塵住在應堯院就更清淨了,唯有出院子的時候才會從丫鬟小廝的言行中看出幾分端倪,怕是紫禁城最近挺鬧騰的,大概是四爺刻意收斂,在歸塵和兒子麵前顯露不多,卻實實在在對府上的奴才加強了管製,氣氛略緊張。
“胤禛和東宮那位撕破臉了?”也隻有歸塵才會這麼肆無忌憚地問,臉上除了笑意就是好奇,哪怕自己是“天賦異稟”的穿越者,麵對清朝龐大的國家機器,歸塵從最初就選擇了退避,顯然覺得雍正爺的府邸是最安全的。
弘暉小臉一本正經點點頭、又搖搖頭,解釋說,“其實,阿瑪最近和皇瑪法鬧僵了。”小孩語氣中夾帶著擔憂。
歸塵稍有錯愕,蝴蝶翅膀扇得這麼厲害了啊,當然,他隻是這樣在心底感歎一句,也不再繼續問小孩,在歸塵看來,如今活生生站在麵前的胤禛,妥妥的一個“勝者為王”,毫無懸念。然而,湊巧這晚歸塵有興致飯後散步,卻是遇見了“另一個”胤禛,猝不及防的。
誰見過這般力不從心、無能為力的雍正爺?
素袍的年輕男子雙眼通紅、神色憔悴,立在四爺麵前沉默無聲,正當誌氣滿滿要跟著四爺幹一番大事的安朔,此刻已是悲痛萬分,怎麼也料不到遠在江寧府的父親突然遇刺亡故,安朔咬牙,說不出一句話。
五爺才得了消息就趕來了,暗罵這兩人居然顧不得避諱就這麼堂而皇之在貝勒府的書房見麵,同時又十分地心疼小夥伴遭遇,自打當初與張小三在江南相識,回京這幾年兩人關係向來很好,知道小三是跟著四哥做事的,五爺一邊埋怨小三越發刻板無趣,卻又一邊屢敗屢戰試圖將小夥伴“引回正途”,人生苦短偷閑才是正道。張家安朔是胤祺難得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