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而易見,清東陵每一座建築無不遵照“陵製與山水相稱”的原則,著力追求建築景觀人文美同山川形勢自然美的完美結合。最終所達到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確實堪稱絕筆!
一位西方景觀建築學權威在比較埃及與中國古代陵墓建築所呈現的不同文化特征時說:
“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預定的一條不能改變的道路上一直走到底,而中國人在他的世界裏……獨自徘徊時,由友好的大自然引導他謁見上天與祖墳。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風景會這樣真正成為建築藝術的材料。”
顯然,東陵的神工造化並非空穴來風。
至今,陵區範圍內許多奇特現象仍不能被人詮釋。據這裏的老人說,在清東陵,一年之中有“七十二場澆陵雨”,即使大旱之年也不例外。有時,盆地之外晴空萬裏,而盆地之內則是細雨連綿。在這塊上百平方公裏的土地上,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從無水、旱、風雹、蝗等自然災害!1976年,唐山發生那場舉世震驚的7.8級的大地震,造成了空前的巨大災難,整座唐山瞬間瓦礫一片,而僅距百裏之遙的清東陵,580多座大小建築竟安然無恙,這裏的居民更是平安無事!古話雲:“風水本大成,有造化者得之。”河北遵化有這樣的風水寶地,真是“有造化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