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到我們這裏來,還做什麼呢?還要買農產品。我們有什麼農產品可以買來帶走呀?到這裏我們就知道了,鄉村旅遊就是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做農家事,看農家的景,買農產品。了解了這些,大家的思路要開得更大些,不是搞餐飯吃吃,就是農家樂了。我們要全麵的考慮,要考慮我們整個福村開展鄉村旅遊。這是一個全方位的,是立體的,樓上樓下,甚至還有地下室,還有樓頂上,還有風景。我跑到龍林那裏,我才曉得他那個房子已經有了—百多年了,他家後院還有一個大的菜園子,再往上走,那裏都是他家的。所以我就建議他,以後蓋房子,就要到後麵來蓋,蓋一兩層就可以了,這樣是很好的,而且成本又低。
總而言之,農家樂所講的鄉村旅遊是包括了觀光、娛樂、康療、休閑、購物,甚至還有科研考查,還有訪祖,還有我們的教育等等在內的多功能的複合性的旅遊活動。現在關於什麼是鄉村旅遊?我們應該清楚些了。我們不要以為燒個飯菜就是農家樂,我們要眼光放遠些,我們整個村子的資源,都是可以搞鄉村旅遊的。這是第一個問題。
(二)鄉村旅遊的特點
第二個問題我想說的是鄉村旅遊有什麼特點?
第一個特點就是資源結構的生態性。什麼叫資源結構?就是我們有些什麼東西。這個資源結構的生態具有什麼特點?哪些是資源結構?我們有古樸的村莊。我們這個村子,你們不要小看這些房子,它是典型的桂北平話人的民居。你們以後如果要蓋新房,你隻能夠按照我們現在這個樣子的房子蓋出來,才會得到批準。要是你搞小別墅,跟景區一樣的,那對不起,建設局一定不會批給你的,我們古樸的村莊是一個。第二就是我們原生態的毛竹,耙田,插秧,養豬,養雞,種樹、種菜,都是原生態。第三個就是傳統的民風民俗。我們來的時候剛好是清明節,也參加了你們的祭祖活動,還跑到錦鎮上看看你們這裏有什麼樣的祭品。有紙做的洋房,紙做的奔馳汽車,紙做的衣服,紙做的高樓大廈,什麼都有了,還有一萬一張的或者一千萬一張的冥幣。祖先們在陰間看到這些,會說我們這些子孫好很孝敬啊!自己用的錢才一百塊錢,但給我們都得一千塊錢,一萬塊錢的。這就是表達一種,一種民俗民風,還有那種小的祭祀台,你們還插上花,這就是你們的民風,你們還有和別人的不同,不同的在別的地方掃墓,別的地方隻是向自己的上輩,你們這裏呢?不止掃自己的上輩,這可能就是我們福村平話人,或者是錦鎮平話人的一個特點。所以我們同學們對這些非常感興趣,就跟著你們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去拍照片,這就是第三點。第四點呢,就是土生土長的農產品。城裏的是沒有像你們這裏的土雞、土鴨的這種農產品,所以那天我們去龍林那裏吃的是最香的。總而言之這些東西就是我們資源結構的生態性,它的優勢就是自然生態的優勢,都是自然的,都是自己養的,自己種的,或者說我們自己很少用農藥很少用化肥的,這些為遊客提供了重返自然,返樸歸真的田野享受。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對我們的資源,不要搞破壞掉它。
第二特點就是時空結構的多元性。就是時間、空間的多元結構。什麼是空間呢?就是我們要用到的水、土、光、熱,在時間上的變化。城裏麵除了天氣變化,其它房子它沒得變化,馬路就是那個柏油,水還是那水,但是我們農村一年四季有變化,所以才形成了各式各樣的農食,我們這裏是種水稻,別的地方是種棉花,地方不一樣,就形成不同的傳統,這些東西都可以從不同方麵來滿足不同遊客的需要。這就我們鄉村旅遊很重要的一個特點。
第三是遊客的直接參與性。什麼是直接參與呢?就是遊客到我們這裏來,它可以直接來參與進來摘瓜果,直接體驗我們農民的生活,參觀我們農村的風俗活動,這些都是他可以直接來的。當然他可以到景區去參觀,但跟我們農村比呢,它就沒有我們那麼有特色,就沒有這麼一種野趣。我在曾經帶我們同學到了浙江一個叫風水村的村子做調查,他們那裏就保護得很好。那我們去是幹什麼呢?我們去看他們的謝年儀式,全村人進行謝年,很隆重。這種情況,城裏人是看不到的。他們工作一坐就是八個小時,還有八個小時睡覺,還有一個八個小時中,有一兩個小時是吃飯,剩下的時間就做別的事情了。我們就去參加,就覺得很有味道。這種遊客的參與行為,既可以體味到我們勞動的快樂,又可以放鬆心情。
第四個特點就是我們鄉村文化的高品位性。我們一來為什麼調查你們的民俗啊?包括你們的儀式、民居、婚喪禁忌、傳說故事、工藝美術等等,我們都問得很清楚。這是因為我們的草根文化,農民文化,都是民間的文化主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品味是很高的,我們不要小瞧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