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我們走在大路上(1)(3 / 3)

文榮:他拎水果去,他們把他們扔出來,不吃的,也有這種說法。

曉豔:你說沒在公司幹活的人?

傑舜:李總跟我說過,他是過年的時候拿點禮品去給他們,但效果也不是特別好。

曉豔:他是選擇性的送的。

傑舜:對。

文榮:不過政府也做過這個事情,也拿過水果拿過菜想去跟他們喝酒吃飯,都沒成功。

美珍:還有我就發現他們這個村落是一個很散的村落,它不僅是一個心裏很散的,宗族之間啊,地理位置之間啊,就算是同一個家族的都沒有一心的,我不懂我這樣說的對不對,我就覺得那個旅遊開發小組成員之間就有問題,對吧?

傑舜:那天晚上我們走了以後,他們自己選的,到底那些人報都不清楚,後來童勝也參加了。童華也是很有特點,我請他吃飯,他都是很不屑一顧的,根本不來的,但是他又非常關心這個事,經常來開會。

曉豔:童華一開始就在後麵唱反調了,是吧?

傑舜:嗯,他就想明天發財。

曉豔:後來他把童勝叫回來了,說明他對這件事還是很看重的。

傑舜:他真的是想做這個事情。

文榮:他不是在唱反調,他是想找明天就發財的辦法,要見效快,他其實是想做事情。

曉豔:要慢慢發展,分批次發,。因為有些人是沒有做事的想法,也不敢去搞,需要有人帶頭做。

傑舜:我就想抓個把示範,龍林就可以做示範嘛,對不對?

曉豔:你不叫他做,他也會做的。

傑舜:不是我要他做,我的原則不是我要去叫他們去做,而是他們要做什麼,我們就引導他,我不能代替他們,我們隻能從出主意想辦法,讓他們做,我們絕對幫不了他們的。不管怎麼說,做農家樂餐飲這一條,可能能夠比較踏實的做出一兩戶人家來,包括龍甲。

曉豔:龍甲的可能性比較小。

傑舜:啊?怎麼可能性小?他要改造房子,人搬樓上去住,下麵搞農家樂。

曉豔:這樣他會和他的兄弟競爭嘛!

傑舜:也還有些不是那麼很團結嘛!

曉豔:對對對!

曉豔:他們兩兄弟不團結的啊?

美珍:他們兩兄弟平時在一起很少交流。

曉豔:這樣子啊!

小鵬:問題多,我就想問你,你把村民名單都記了下了?

傑舜:童姓的親族關係分清楚沒有?

文榮:主要是三支。

曉豔:清楚了,我那上麵清楚了,我就是按照那個父輩,那個三代最高一輩排下來的。

傑舜:那三代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曉豔:三代之間的關係我看過了,一般就是那個水弓,就和那個永鄉那一輩,他們那四兄妹就是一輩了。

傑舜:你要搞清楚的是什麼呢?現在童家年紀最大輩分最高的是誰?

文榮:應該是童萬圭。

傑舜:你那一家有幾兄弟?

文榮:三兄弟,原來有四兄弟,現在老三死了,童耳豐屬於老四,他上麵那個屬於老三,19歲的時候死了,所以他們就三兄弟。

傑舜:豐字輩是最大的。

文榮:對!他們的輩是按這樣子的,名、誌、安、豐、水、又。

曉豔:這個排字我都有注的。

傑舜:好,我們繼續討論。

彩娟:好,那我也講一下,因為我沒有你們幾位同學呆得長,所以關注的問題也主要是在田野中遇到的很多衝突,這些問題也跟大家講過,那麼我們現在考慮的問題是怎麼在傳統文化通過鄉村旅遊向現代轉型來提供一種可能,我最關注的就是節日文化,我感覺這個地方的文化傳統基奠不深的,但是很多人對這方麵不感興趣,他們覺得對我們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都沒起得作用,所以村民對我們這方麵的調查很不支持。但我覺得如果要給這個地方做一個旅遊開發或者規劃,那麼最終應當是在它最傳統的文化當中來找,從我的調查來看,他們的傳統文化基本上沒有什麼太突出的東西,比較算是一點特色的東西。就是他們把六月六和九月九當做兒童節,就是小孩子的……

傑舜:兒童節?

彩娟:對,這可能也是反應他們這種或者其它什麼相關的文化可以挖掘的東西,但總的來說沒有更多的資源可以挖掘,他不像我們壯族地區包括我們左周鎮,他們就通過一個節日來開發旅遊,他們就是搞個金山節,而這個金山節就是和當地炮龍節和金山寺廟,這個節日就是農曆二月十九那一天啊,就是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從哪裏去的都有,那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有的人對炮龍節是比較認可的。

傑舜:沒有那麼嚴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