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娟:嗯,有些人就想去寺廟拜佛,求子或者求什麼升官發財這些東西,那個節日他們現在開發得很好,像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廣告也參與到裏麵了。福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一種可能?開發一些農家樂是不是已經足以讓他們能夠享受到旅遊帶來的益處?是不是僅僅煮一些農家菜農家飯,就可以讓他們的生活得到改善?在規劃當中是不是多考慮些東西?使裏麵的內容更豐富些,是不是可以挖掘一些傳統節日或者儀式來搞旅遊開發?更關鍵的是這個地方是不是具有這種開發旅遊的資源,這還需要我們再去挖掘。
美珍:我也想問這個問題
彩娟:是吧?那天晚上,大家都去吃了農家樂,我發現菜的品種是非常少,而且那些東西其他地方都有,臘肉和臘腸可能是當地的東西,但是也沒發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或者比別人的要好,所以就有這樣的疑問:這個地方到底有什麼值得我們去開發的東西?傳統文化真的很重要,一個社會的轉型,是不能脫離它原有的傳統的,它這個地方這麼多年來為什麼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與它的一種文化積澱有很大的關聯,我不知道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曉豔:有,有!
美珍:沒有傳統的地方,它也可以製造傳統。
文榮:打破固有模式創造地方特色。
傑舜:小鵬呢?小鵬講講!
小鵬:我覺得龍甲是不怎麼想參與開發小組,他隻是想搞自己的事情。童華、童勝、童漢口他們這三個人是很想做事的,但是又有些力不足。所以那天我們回來的時候,他就打電話問:是不是回去啦?什麼時候來?來的時候一定要告訴我,他是很著急的。從他們思想轉變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裏麵既有積極的一麵,也有盲目的一麵。就像童華說的那樣:我想明天就發財,盲目的做事情,沒有規劃,就很難辦好事情。再者,我覺得他們搞農家樂也是很難的,他們的基礎設施相當的差,沒有好的基礎設施,你做什麼都難。盡管人畜飲水工程已經初步定下來了,但是要把事情做成、做好,難度還是相當大的。還有衛生廁所的問題,他們雖然都是在會上都表態了,但最後能不能做?現在還是個大問號。剛剛師姐也講到了,這個地方的文化積澱太少,沒有潛在的東西讓你開發,記得他們說有一個寺,一個廟。這算是一些文化積澱了!但是……
彩娟:那些都被破壞了。
小鵬:是,都被破壞完了,有的東西都是都放在農農戶家裏去了,那個廟是不是已經承包出去了?麒麟寺?聽說也是承包給外麵的人?
傑舜:這個麒麟寺就是現在的長壽宮那裏?是不是?
文榮:不是那地方,是在童家後麵,就是在羊角山下麵一點,現在就隻剩下柱子的石礅。
傑舜:那龍王廟呢?
小鵬:龍王廟。
文榮:是在金山旁邊,金山旁邊不是幾棵大樹嘛,就在那裏。
傑舜:你拍了相片沒有?
文榮:拍了,它隻有一堵廢牆了。
傑舜:你繼續講吧。
小鵬:如果把麒麟寺承包給外麵的人,裏麵肯定會有問題的。
傑舜:沒有承包吧?
小鵬:不是,他們說……
文榮:是有老板想來承包的。
傑舜:哦。原來廣東的一個旅行社想來幫包裝。
文榮:他們講是個老板想來包,但村民不讓他包,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以前我沒得到利,所以你做什麼他們都反對,還有老板放棄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搞寺廟是要通過中國寺廟協會申請的,批了才得蓋的。
傑舜:哦!
小鵬:通過我們一段時期的工作,村民們的思想初步有了改變,這是好的,但是他們的生計問題依然是一個嚴峻的問題。生計問題解決不了的話,事情就很難辦,而且他們往往看得不是很遠,隻管眼前,這種顧眼前還是一種隻要付出就一定要有收獲的那種。
曉豔:徐老師,我不曉得金山那邊是怎麼樣想的?它想把福村納入自己的的規劃當中,一起發展嗎?
傑舜:那肯定要一起發展,這樣他才好安心做事情。
曉豔:哦。
傑舜:肯定是一起發展的了,這還用懷疑嗎?
曉豔: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意思是是村民搞農家樂肯定會對金山帶來一些影響,把它的生意拉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