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陣安營紮寨,

蒼天賜兆刮風。

帳內中軍商妙計,

營外三角設伏兵,

活捉賊侵營。

叩謝蒼天作美,

藩王臨陣敗兵。

譽滿京城龍顏悅,

敢教匈奴晝夜驚,

千秋留美名。

且說藩王手下有兩員大將,左將是默龍,右將是默虎。若問這默龍默虎何等驍勇,且聽本文作者細細道來——

這默龍、默虎乃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媽媽臨盆生大兒子時,夜間忽見一條巨龍騰空而起,然後鑽入她居住的戶牖,隨即化成一股青煙讓她吸入體內,驟然驚醒,腹疼劇烈,產下一子,名曰:夢龍,由於姓默,故叫默龍;

二兒子出生之際也如斯,媽媽臨盆生二兒子時,是夜夢見一頭斑斕猛虎躍入房內,化成一股金燦燦的黃煙吸入腹內,驚醒頓覺腹疼,又產下一子,名曰:夢虎,故叫默虎。

這默龍天生就是滿頭銀發,一雙燈籠似的藍眼睛,雙目上方長有兩堆亂草似的掃帚眉,當中挺有一顆豬膽似的大鼻梁,鼻梁下麵咧嘴猿牙;身高七尺二寸,雙臂上長滿黑毛,手使兩把黑旋風李逵那樣的大板斧,砍人如麻,武藝高強;

默虎也與眾不同,天生滿頭金發,長有一對金黃色凶猛似的老虎眼,一副凶煞眉,一隻老虎鼻,鼻梁下麵一張血盆大口中露著兩顆老虎牙;身高七尺,雙臂上長滿黃毛,手使一杆那吒那樣的衝鋒利劍,劍法諳熟,寒光閃閃,兵卒隨之威風凜凜,敵人見之膽戰心驚。人稱太歲落地王,武功誰能敵?驚呼賽那吒。

午後,探馬回報:“大明元帥帶兵平藩的乃是一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掛帥。”

藩王大笑曰:“中原無能手也,乃派一介乳臭未幹的書生為元帥,豈能損吾一根汗毛乎?靖康舊戲重演也,吾等皆可摟上中原麗人快活享樂矣。”說著,哈哈大笑。

右將默虎說:“中原之兵長途跋涉,兵馬困乏,安營紮寨立腳未穩,今夜吾帶五千兵馬偷襲中軍,殺他個措手不及,必定將那乳臭未幹的書生元帥生擒過來獻與大王帳下。”

左將默龍曰:“弟弟不可輕敵,中原人才濟濟必有能人,五千兵馬力量太弱。你帶一萬兵馬偷襲賊營;我帶一萬兵馬隨後接應。才是萬無一失的妙計。”

“哥哥何必長他人的誌氣呢,挑選五千精銳的兵馬足夠矣。哥哥也不必接應,弟弟絕不是誇口,必定能將那乳臭未幹的中原主帥生擒回來交與帳下便是。”

“如果弟弟堅持要帶五千兵馬去襲營也行,必須挑選最驍勇善戰的五千精兵為妥;為了安全獲勝起見,我必須帶一萬兵馬隨後接應。”

藩王說:“就以左將提出的計謀安排用兵。我於帳內設宴,迎接左右大將大獲全勝凱旋榮歸。”

27·想入非非(下)

出奇製勝

深夜,黑霧茫茫、伸手不見五指,番兵右將默虎帶領五千精兵,兵銜枚,馬含橛,靜悄悄地迅猛衝了過來,呼啦一下子進入大明軍隊的中軍營帳內,隻見明軍營中一杆皂色明字的大紅旗迎風呼拉拉地飄揚,默虎率領精兵直奔軍營,爭先恐後地搶奪入中軍帳內,意欲逮住主帥為首功。

正當默虎殺氣騰騰、勢如破竹地衝入中軍帳內驚魂未定之際,駭然發現營帳裏麵空無一人,尚在疑惑不解心想不妙中計的時刻,突然間,“砰——”地一聲一顆爆竹驚破靜寂的夜空,直衝霄漢,刹那間,又有一堆火光照亮漆黑的中軍營帳,猛烈燃起,光照四方。

“不好,中計啦,快撤退!”默虎高聲呼喊。嚇得五千精兵猶如撞上清澈晶亮玻璃窗上的一群蒼蠅一樣到處碰壁、無處下手,正當返回原路衝出營帳之時,驟然間,營前營後三角三個方向喊聲響天震地,三路兵馬勇猛異常地奮殺過來,默虎的區區五千精兵怎能經得住十萬明軍橫衝直撞的奮勇殺戮?

盡管默虎將手中的長劍揮舞得呼呼風響、寒光閃閃、奮勇刺拚,但畢竟是雙拳難敵眾手,一顆顆頭顱仿佛熟透的瓜果一樣從脖頸上麵紛紛地跌落到地上。

“嘩啦啦”,明軍副帥吳不科手持方天畫戟直奔番將默虎而來,一杆方天戟直溜溜地對準默虎的心口窩猛刺過來;嚇得默虎雙臂凝聚渾身勁道揮舞手中的衝鋒利劍奮力將畫戟撥開;吳不科往橫裏一撥又是對準其畫心猛刺;默虎馬頭往右拚死往斜地裏潰退準備要掙紮逃跑;吳不科策馬揚鞭再一次向前望畫心猛刺;嚇得默虎渾身顫抖手中的衝鋒利劍卻成了朽竹槍一樣的綿軟無力起不到一點用處,急急忙忙調轉馬頭慌裏慌張地一邊躲閃一路潰敗逃遁;吳不科緊追不放往前衝刺;默虎馬鞭仿佛下雨點般地抽打馬屁股,嘴上臭罵著死馬這樣不爭氣跑得太慢,恰似狗急跳牆一樣往死裏落荒而逃……

正當默虎嫌馬跑得慢奮力揚鞭之際,“嗖——”地一聲,方光一箭射中默虎的右臂疼痛得他幾乎要掉下馬背,手上的馬鞭隨即丟落在地上,左手慌忙抓住韁繩負痛將身體安穩住。說時遲那時快,吳不科變成無不克猛追而上一戟刺中默虎的後背,鋒利的戟頭從後麵背中心進去,往前麵胸口穿透出來,一股鮮血像暴發的火山一樣洶湧迸出。

可憐默虎沙場征戰了十幾年,在朔方橫衝直撞無人可敵,此時卻一命嗚呼、翻身落馬,入侵中原之初的願望沒有實現——還沒來得及摟上中原麗人享受快樂,卻把一條活生生的性命丟在這裏的黃土高坡上到陰曹地府去報到嘍。

手下的五千精兵仿佛孤羊落入虎群,頭顱就像熟透的西瓜遇到驟然而至的一場強暴雷雨,到處是“啪——啪——”聲爆響開裂,再加上快刀劈斬西瓜,真可謂是瓜熟蒂落,一顆顆迅即滾落在地上。

“嘩啦啦”探馬急報:“前方有第二批敵軍點著火把衝殺過來。”

明軍這裏剛剛將襲營的五千兵馬殺戮殆盡,三處兵馬合並一處直奔前方迎接敵軍,默龍這麵僅有一萬兵馬,怎能抵擋得住十萬大明軍隊像浪潮一樣的洶湧席卷而來?隻得指揮軍馬掉頭往玉門關方向落荒而逃,退入寨內,緊閉寨門不敢出戰。

到了中軍帳內,查點帶出去的兵馬三停已經損失了二停;到此時,又聽到探馬回報說:“右將軍(默虎)及五千精兵全軍陣亡。”不禁嚎啕慟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