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考前,我兒子代表他們學校全體初三學生,在學校的中考動員大會上演講。稿子是老師審定的,主要是號召同學們如何沉著應考,把三年來學到的知識發揮出來,考出好成績,向老師和家長彙報。據說我兒子講到最後停頓了一下,沒有按照稿子的要求結束,而是自己加上了一句:讓我們一齊用掌聲感謝老師對我們的辛勤培育。全場掌聲雷動。我相信那一刻,老師們一定很高興,而我聽說這件事之後,更是欣喜萬分。也許對於老師和家長來說,中考在即,孩子們考出一個好成績比學會和懂得感恩更加重要,但對於孩子的一生來說,懂得感恩,才懂得做人。一個人格健康的人,才可能擔負責任,才能期待他成才。分數是一個孩子邁進某些門檻的入場券。人格則是一個孩子安身立命的基礎。一個孩子可以不要某些入場券,但不能沒有健全的人格。
我們很喜歡跟孩子們講這樣的故事:
一隻小兔子有根胡蘿卜,它想,小鬆鼠病了,一定想吃胡蘿卜,它就把胡蘿卜悄悄放在小鬆鼠的家門前。小鬆鼠看到了胡蘿卜,心想鄰居小豬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它一定喜歡這個胡蘿卜,就悄悄地把胡蘿卜放在小豬的家門口。小豬看到胡蘿卜,心想,小兔子最愛吃胡蘿卜,我把胡蘿卜送給小兔子去吧……於是到了最後,胡蘿卜又回到了小兔子的家門口。仿佛是一個圓,付出了就有回報,最終,你所有的付出,都會回來。
然而世界是紛繁複雜的,並非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我們也不止一次聽說過車禍中,肇事者逃逸,好心人反而被訛上,要付巨額醫藥費的事。街上隨處可見裝可憐的騙子,騙取你的同情心,然後反而把你嘲笑一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感恩,烏鴉反哺,這是感恩。但我們還應該呼喚一種更大的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生命,感恩世間一切美好的存在。懷著這樣的感恩之心,將你的愛寄出去,世界才真的會因此而改變。
從孝道到感恩,這期間是有思想的升華和人格的提升的。然而百善孝為先,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人,你很難相信他將來真的會關心別人,奉獻社會。在學校開展感恩教育,讓孩子從每天對父母的問好開始懂得孝順,讓孩子從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開始懂得感恩,孩子們慢慢地就會思考一個問題:我應該為別人做點什麼?於是自然就懂得了人生的意義在於付出,而不是一味的索取。
在開頭我說的影片中,十一歲的小男生崔弗雖然發起了一場“將愛寄出去”的運動,但最後為了幫助自己的同學,他被兩個高年級學生用小刀刺死了。這裏也許是一個暗喻:天使總是要回到天上去的,但天使卻將愛和如何去愛的本事留在了人間。當我們學習從身邊的感恩和報答開始,從感恩父母與老師始,到達感恩社會、感恩生命的時候,我們平凡的生活,我們生活的世界,將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