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巧
媽,還記得那片小樹林嗎?您在樹林的那一邊砍柴,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在樹林的這一邊打鬧、嬉戲。我們在樹林裏唱歌,蝴蝶為我們伴舞,小喜鵲與我們爭風吃醋。我們在樹林裏放風箏,小燕子和我們的風箏比高低。有時您為了讓我的風箏飛得更高,還讓我騎在您的背上,風箏飛高了,卻因此而斷了線。斷了線的風箏越飛越高,直衝空中飛去,我哭了,您卻笑了。您的笑容裏充滿了對我的期盼——您是希望我也能像那風箏一樣飛出這片小樹林,飛向自己的夢想……
傍晚,您砍了一大捆的柴。我說:“媽媽,讓我為你分擔一些吧!”您看了看我那幼稚的臉龐,又看了看我那瘦小的肩膀,說:“孩子,媽背得動,等你長大了再幫媽媽背。”我乖乖地站在一旁,看您背起那一大捆柴,走在崎嶇的山路上,邁著艱難的步伐,急匆匆地往家裏趕,因為家裏還有年幼的弟弟和年邁的奶奶需要您的照看。
您的肩膀被捆柴繩勒得一道又一道血痕,晚上,我為您的肩膀擦藥,您真堅強,一句疼也沒喊,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17歲的時候,為了減輕一些您肩膀上的負擔,我毅然離開了那片小樹林,離開了家門,一麵打工,一麵學習,一麵碰壁,在這過程中,我變得堅強,也成熟了許多,我又想起您當初說過的那句話——“孩子,等你長大了再幫媽媽背。”
媽!女兒長大了,你讓我為您分擔一些吧!可每次提起,您卻總是說:“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吧!媽的肩膀還扛得住……”
每一次給您打電話,您問的第一句話總是,“孩子,外麵天冷不冷,每天下班那麼晚,你會不會害怕?”我說:“媽,城裏的大馬路可不比咱家的小山路啊!它到處都是燈火通明的,我不怕!”
每一次回家,都會發現您的鬢角又添了幾絲白發,當年肩膀上那一道道的血痕已經變成了一道道老趼了,您的身體也一年不如一年了,而我卻不能陪在您的身邊……媽!女兒沒本事,讓您受苦了,女兒不孝啊!
每一次看見您的眼神裏都有兩種淚水夾雜著,一種是高興,一種是心酸。您高興的是您的女兒長大了,您為她的堅強感到自豪;心酸的是別人家的孩子可能這麼大時還在母親的懷抱裏撒嬌,而您家的女兒卻已隻身一人在外闖蕩。雖然每次我總是報喜不報憂,可是您知道,一個女孩子在外打工不容易啊!
每一次我離家,您都送到一半就不送了,轉身就走,我也再不回頭,因為我們都怕再相視一秒鍾那眼角的淚水就會劃過眼眶,而我們都想給對方留下的隻有堅強的一麵。
媽啊,想起那片小樹林,我便想起您!
如今的那片小樹林雖然已被夷為平地,但您在樹林裏砍柴,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在樹林裏打鬧、嬉戲的場景卻依然浮現在眼前,是那樣的清晰……
心靈寄語
還記得年少時母親那本不強壯的臂膀,曾扛起兒女的責任與家庭的勞累。你從不要我分擔,但每當我脆弱時你的堅強都會在我腦中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