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黃(1 / 2)

1995年7月16日,晴,一大早,牛任開始清理瓜秧,準備再種一些成熟期短的蔬菜,清理到牛老四時出現問題,瓜秧實在太粗壯,使出吃奶勁也未能動他一分一毫。當時牛脾氣就上來了,稍加思考後去小梅家借來千斤頂,經過簡單處理,在“牛石”上製作一個省力杠杆,然後用麻繩牢牢拴住瓜藤與石孔交界處,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小時努力沒白費,幾個回合下來,牛老四舉藤投降,一節足有1米多長的瓜秧連同一大把根須從孔中順勢而出。

馬上就要到正午了,經過簡單休息,收拾戰場,目光卻聚集在根須處再也挪不開,牛老四許多根須尖都掛有一枚枚金光閃閃黃豆大的珠子,仔細一查足有20多枚,又在地上發現20多枚散落的“金珠子”,個個渾然天生,圓溜溜珠體上有一個直徑一毫米左右貫穿的小圓孔,而珠體的材料令他更加驚奇,很大可能是黃金,純度很高的黃金,49粒金珠,足有60到80克,牛任壓抑著喜悅心情,用手巾包好“金珠子”抗著牛老四龐大瓜秧飛奔回家。

午飯後,小梅來了,看到金色的瓜葉很是喜歡,便認真的一片片收集起來,高高興興拿回家。牛老三拎著堅硬的瓜秧觀察良久,覺得材質驚奇,從未見過,鐵黑色中鑲嵌著金色花紋甚是好看,便讓牛任掛在房後。一年後牛老三將瓜藤加工成兩條手串,兩條念珠項鏈,其中品相最差的一條手串被香港富商李兆基以480萬收藏,其餘不詳。

望著手裏49粒“金珠子”牛任進入深思,他記得特殊條件下,黃豆如果種植在含金元素比較多的地方,在成熟以後會在根部聚集少許小金粒,但是條件非常苛刻,產金數量也微乎其微,從未聽說香瓜根須會聚集金子。他沒把珠子交給牛老三,也沒變賣,因為他想找機會解開這個秘密,還有一個原因他不敢肯定這些珠子是金的!

7月18日,清晨,村裏出現一個陌生怪人,一個60多歲鶴發童顏老頭,戴著金屬框架眼鏡,上身白襯衫,下身筆挺西褲,腳踩黑布鞋,儼然一個學究打扮。

第一個發現他的是大隊會計——於得水,發現地點土地廟,村裏人安全意識很強,第一時間報告給村長趙躍進,兩人迅速趕到,趙躍進上前盤問“老哥那裏人,來我們村有事?”

老者撫了撫眼鏡,抬頭望望麵前來人,“我要住在這一階段,打擾了。”

趙躍進與於得水對視一下,“這是村裏的土地廟,裏麵供的是土地娘娘,怎麼能讓你住呢,豈有此理,看你也是個文化人,不要太過分了。”

老者麵無表情“你們暫時不要在這裏上供了,等我走了你再供。”

趙躍進好歹也是個有頭有臉的村幹部,那能讓這瘋老頭在此撒野,上前一把揪住老者衣領就往外拉,老者任其拉扯,隻在他耳邊輕聲說“村西把頭第7家,趙玉蘭”趙躍進當時死機了。

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聲問“你說什麼?”

老者又說“8裏鋪,你的初中同學潘桂英。”

趙躍進徹底抓狂,老者嘴裏這兩位婦女是他隱藏很深的紅顏知己,鮮有人知道,這一外來老學究怎麼可能知道?

略加思索,讓於會計在外麵等著,客氣的請老者進廟再敘。

趙躍進“老哥,那裏人,來我們這裏有什麼事嗎?我這人就是熱心,能幫你的我一定盡全力。”

老者“國家機密,不方便細說,跟村裏人你就說我要在這做考古研究”

趙躍進“這個能蒙住誰啊,再說了你做研究也不能占我們村的土地廟啊!”

老者“這個你自己想辦法,總之辦妥這件事有你好處。”

趙躍進聽到有好處,來了勁,忙問“什麼好處?我可是講原則的人。”

老者“深海帶魚,不做任何處理,暴曬三天成幹,磨成粉,熬小米粥,一條分三次熬。”

趙躍進當時沒了電,本以為能撈點油水,沒想到老者跟他扯什麼帶魚,小米粥的,很是掃興“吃那個作甚?”

老者“不作甚,是強腎。”

趙躍進愣了一下忙大聲說“老子腎好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