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六秒(2 / 2)

眾人一步步的回憶當時實驗過程,力爭最大程度的情景還原,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一直沉默的張宇成舉起手發言“我想我犯了一個嚴重錯誤。”

眾目光都投射在他身上,張宇成恨不得把頭埋在褲襠裏,孫院長拍了拍他肩膀說“事情都過去了,但說無妨”並示意大家安靜。

張宇成說“我想那杯45.3℃乙醇並不是真正的乙醇溶液,而是蒸餾水。”稍作停頓在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下,咬了咬嘴唇說“2號排氣管道內部溫度低於室溫,使外管壁凝結大量水珠,為了保持試驗台幹燥,不知道誰用一個燒杯在末端接著,最後一次實驗時,燒杯裏液體體積正好接了大概30毫升,所以,所以我誤以為那就是周曉惠準備好的45.3℃乙醇,然後就……”

眾人啞然,第一個打破寂靜的是仇晨“即使是水,與稠環芳香烴反應,也不可能產生氫氣,退一步講,稠環芳香烴不純淨或者根本不是稠環芳香烴而是別的有機物,也不太可能把水中的氫置換出來吧!”

化學係研究生周曉惠說“我親眼看著容器裏的液體氣化,就那麼幾秒鍾時間,也太劇烈了,有機物的置換反應那有那麼劇烈,而且置換完了,怎麼也得留點反應物吧,收集器爆裂時裏麵幾乎不到一毫升的液體。”

袁野補充“要想讓30毫升水在6秒鍾內氣化,那至少需要2000℃以上的高溫。”

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又一個疑問被提出來,就這樣眾人舌戰了近三個小時,做記錄的錄音機都錄到頭了,大家才反應過來。

最後年紀最小的牛任提出一個爆炸性結論“我這麼分析,你們看有道理嗎?”

1在多種特定環境下,稠環芳香烴發生變化得到一種未知物質,或者未知有機物;

2該有機物可與水發生劇烈反應,反應物是氧氣和氫氣,換句話說水被迅速分解;

3氧氣與氫氣的產生使收集器內壓強增加,爆裂後遇明火,純淨的氧氣與氫氣劇烈反應產生火苗。

4這種未知的有機物在這次反應裏很有可能充當了催化劑的角色。

最後一條理論說完,所有人都木訥了,幾秒鍾寂靜後,有的搖頭,有的點頭,有的沉思,有的譏笑,周曉慧大笑說“牛人啊牛人,我真的愛死你了,你故事編的真好。”

張宇成一掃錯誤操作的陰霾,憋住笑道“牛人啊,你能不能弄點有譜的結論,按你這麼說,我們隻要找到這種物質,就可以用水代替汽油了,你解決了人類的能源問題,你是偉人啊!”

眾學究七嘴八舌的諷刺,使所有矛頭指向牛任,激起他牛脾氣,憤憤的說“沒有大膽的猜測,就沒有偉大的發現。”

孫院長忙製止,“大家的結論都有道理,科學沒有真正的失敗,我們要在失敗中吸取經驗,你們回去每人寫一份總結材料,下周一交給科研秘書。”

牛任的材料周三才親自交給孫院長,看著厚達43頁的手寫材料,孫院長說“牛任,你做的不錯,也很有天分,多麼希望你讀我的研,老關那小子撿到寶了。所有人的材料我都看了,你的我還沒看,但是那天你的理論已經使我很驚訝,一個學物理的本科生能有這般造詣,很少見。”

牛任很高興,“孫院長,那這個課題如何才能確立呢,我對他很有興趣。”

孫院長惋惜的說“即使你的理論是正確的,以我們現有的條件,想還原那次實驗,是不太可能的。”

牛任有些失望,但還是大膽的說“可不可以先建立數學模型,用計算機模擬實驗。在第39頁我初步建立了……”

孫院長“我知道你在數學方麵也很強,還得過建模比賽大獎,但是即使你建立數學模型,有機物的結構千變萬化,溫度、濕度、壓強、具體反映時間,這幾項排列組合下來,用世界最先進的計算機進行計算,恐怕也要10年。10年隻為驗證一個猜想,你說這現實嗎?”

牛任沉默了,但卻一直昂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