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由貧窮想到改變(2 / 3)

技術人員聽後覺得不可思議,洗衣機是用來洗衣物的,怎麼能洗地瓜呢?張瑞敏說,四川人把地瓜拿洗衣機洗,說明他們有這個要求,我們開發出來能洗地瓜的洗衣機不就可以開辟一個新的市場嗎?經過反複試驗,洗地瓜的洗衣機很快開發出來,批量生產投入四川市場後,結果大受歡迎。海爾之所以能夠越做越強大,可以說和它平時這種善於逆向思維的精神是不無關係的。在我們被疾病的表象所困擾時,應當思考健康;在我們身處貧窮時,更需思考財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是需要力量的。惟有具備這種力量的人才會成為自己的主人,才能將命運操縱在自己手中,並將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在美國有一間鞋子製造廠。為了擴大市場,工廠老板便派一名市場經理到非洲一個孤島上調查市場。那名市場經理一抵達,發現當地的人們都沒有穿鞋子的習慣,回到旅館,他馬上拍發電報告訴老板說:這裏的居民從不穿鞋,此地無市場。當老板接到電報後,思索良久,便吩咐另一名市場經理去實地調查。當這名市場經理一見到當地人們赤足,沒穿任何鞋子的時候,心中興奮萬分,一回到旅館,馬上電告老板:此島居民無鞋穿,市場潛力巨大,快寄一百萬雙鞋子過來。同樣的境況,卻有不同的觀點與結論。其實,窮人和富人之間也就是存在著這麼點差別,窮人們經常按照常理想,卻從來都不肯倒過來想一想,因此窮人錯失許多成為富人的機會成功的機會。相反的,富人卻總是看到窮人看不到的那種商機,這正是因為他們在任何時候都懂得運用超越常人的想法:逆向思維來考慮眼前的事情。有位德國工人在生產一批紙時,因不小心弄錯了配方,出了大量不能書寫的廢紙,他被扣罰工資、獎金,後來還被解雇。正當他灰心喪氣之時,他的一位朋友建議他將問題倒著想,看能否從錯誤中找出有用的東西來。結果,他發現這種廢紙的吸水性能十分好,可以用來吸幹家庭器具上的水。於是,他廉價買下這批廢紙,切成小塊,取名吸水紙,想不到竟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由於這個犯錯誤的配方隻有他一個人知道,他靠著這項專利發了大財。人的思維最怕僵化,一旦僵化形成定勢就會產生誤區。這種誤區有時可能會毀掉一個人的前程,甚至於可以毀掉一個人的科學發明創造。因此,大凡有創造發明的人,都是能夠主動走出慣性思維誤區的人,事實上正是這種逆向思維成就了他們。如日本有一家紡織廠,多年來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把每根紗的五根線紡得粗細均勻上,以達到精美、細膩、光滑、閃光的效果。然而,越是這樣的產品,越是無人要,最後,這個廠瀕臨破產。廠裏有一位生產班長看著工廠衰落很著急,於是他做了一些市場調查,發現以往人們追求穿精美細膩、光滑閃亮的衣服,而現在卻喜歡穿表麵粗糙而鬆軟的衣服。於是他提出了一條建議:有意識地將粗細不均勻的線紡在一起,製造出表麵粗糙的麵料。這項建議立刻被公司經理所采納。誰也沒料到,粗麵料問世後,大獲成功,使這家當時已奄奄一息的公司起死回生。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人鑽時死胡同成了憋死牛。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他們往往是順著一條道走到黑,一頭撞南牆也不知道轉個彎,結果門拿過扁擔。瑞士有一家經營手表的商店,多年來,積壓了大量手表賣不出去。店鋪老板多方宣傳,反複強調本店手表質量好,走時準,但均無濟於事,以致手表積壓越來越嚴重。就在此時,老板突然冒出了一個奇特的念頭:宣傳手表好引不起人們重視,那麼宣傳手表的劣呢?於是他大膽地嚐試了一下,親自設計了一個大牌子,放在店鋪最顯眼的地方,上寫:本店手表走時不很準確,24小時誤差0.14秒之多。這條新奇的廣告,立即引來了眾多的顧客,僅僅幾天的時間,店鋪積壓多年的手表銷售一空。生活中,很多事情按一般方式,很難解決,在按正向求索的同時,不妨試一下逆向求索,也許正是這些違背常理的異端會為您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4.不安分,不守己

古往今來,許多成功者都又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不安於現狀。不守本分,給人一種不安分的感覺。往往是別人都做著墨守成規的事,他們卻一反社會共同心理,逆潮流而上,做著另外的、不合潮流的事。今好萊塢的明星史泰龍曾經被拒絕1855次,被500家電影公司拒絕,而且一家跑三次,這樣子被拒絕1500次,以後回去第四次。你想當演員?你先學講話再來,你長得醜了,你先去整形再來。麵對別人的諷刺挖苦,他依然堅守著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演員的信念,沒有被流言所擊垮。最終,如願以償地成就了自己的理想,成為好萊塢的明星。如果史泰龍遭到拒絕後,就安分守己,不再想做演員。那麼,他就不可能會有今天的成就,他演戲的天賦就不會發掘出來,影壇裏也就損失了一個天才巨星。成功者,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們都不是安分者,都有勇氣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他們敢在沒有把握的賭局中下賭注;敢在別人想不到的領域標新立異。他們不怕破釜沉舟,不怕從頭再來,即使跌倒成百上千次,但成功的欲望不滅,心中的霸氣不泯。他們這些人把人生看作是一次曆險記,隻不過留下冒險的曆程,不像常人那樣對困難望而卻步,而是樂於投入逆境的洪流之中,積極地和大風大浪搏擊,即使是百轉千回,也要到達成功的彼岸!當然,這樣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都源於這種不安分。所謂:動,然後才能有成功;不動,則永遠安於現狀,不會成什麼大氣候。例劉邦:農民的兒子不種田,卻終日遊手好閑,忙於結交各方朋友,家境不寬餘,卻喜施舍,意豁如也。雖然,在起事前,他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將如何走下去,但不安分的心,始終在他的體內跳動。在曆史提供的機遇麵前,劉邦那獨特的氣質有了英雄用武之地,迅速地引導他走向成功。燕雀焉知鴻鵠之誌哉?從這句話中,可以想起誰?記得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嗎?受雇於地主的陳勝不安於現狀,最終發起了農民起義,在戰鬥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他成功了,是他強烈的企圖心令他步步為營,他質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不做一個安分的農民,不甘為奴,有很大的野心,所以,他成功了。還有當今頂尖的電腦生產商和銷售商——邁克爾·戴爾。此人自小就極不安分,本身是學醫的,卻在宿舍裏弄來一大堆電腦設備放在宿舍裏研究,並終於讓他研究出名堂來了,最終棄醫而去賣電腦。再例如比爾·蓋茨,這個哈佛的法律專業的大學生,卻不安於現狀,在大一時,就辭學去開他的電腦公司了。窮人應該從這些人身上學到一些什麼呢?其實,命運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一個人倘若沒有鴻鵠的誌向,隻知安分守己,沒有企圖心,那麼,他隻能做一輩子的燕雀。為了一絲光熱,飛蛾勇敢地撲向燈火,雖然有可能死在光之下,但是,它還是勇敢地向那些光熱挑戰。飛蛾尚且如此,何況人呢?有一個園藝師向井植請教說:社長先生,我看您的事業愈做愈大,而我像樹上的一隻蟬,一生都在樹上,太沒出息了。請您告訴我一點創業的秘訣吧!井植想都沒有想,然後點點頭說:好吧,我看你很適合做園藝方的事情。這樣吧,我工廠旁邊有2萬坪空地,我們就種樹苗吧!一棵樹苗多少錢?40元。

然後井植就對他說:好!以一坪地種兩棵計算,扣除道路,2萬坪地大約可以種2.5萬棵,樹苗成本剛好100萬元。3年後,一棵樹苗可以賣多少錢?大約3000元。那麼,100萬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都由我來支付。你就負責澆水、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後,我們就有600萬元的利潤,那時我們一人一半。井植認真地說。這位園藝師不料卻拒絕說:哇!我不敢做那麼大的意,我看還是算了。園藝師容易安於現狀,想變成富人,想創出一番自己的事業,恐怕是難上加難。因為有企圖,所以才會成功。擁有強烈企圖心的人才能在沙場中脫穎而出。大浪淘沙,盡顯英雄本色。當然,不是說你擁有了企圖心你就能夠成功的,你還要經曆許許多的磨難。古人不是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嗎?你有戰勝這些磨難的勇氣嗎?你敢挑戰命運預期的安排嗎?你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嗎?你相信自己嗎?如果這些你都能做出肯定的回答,那麼你就成功了。但是,如果你是個膽小怕事的人,前怕狼,後怕虎,不敢去拚去闖,隻是長年累月地從你的金庫支出,那麼你的資源總有一天會枯竭。即使暫時取得了一些成就,也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因為人生沒有永遠的成功,任何人都隻是眼前的一個勝利者。也許你暫時成功了,但你沒有勇氣再向前邁進一步,從此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樣的話,你最終還將淪為一個失敗者。當你被一些物質誘惑而患得患失的時候,要小心陷入平庸的圈套中。麵對鮮花與美酒,你是欣賞還是陶醉;麵對襲來的暴雨閃電,你是看重還是逃避,這就需要我們用一份平和從容的心態去對待。古人曾經說過這一句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命是短暫的,為何不在這短暫的時間裏多給自己留下一些思考與創造的空間呢?何苦自甘平庸,在紅塵中自尋煩惱,為蠅營狗苟之事而擾亂心情呢?在人生路上,不管我們是不幸陷入成功路上的泥沼中,還是徘徊在成功門外,還是風光無限地站在領獎台上,隻要我們始終保持著一顆從容平和的心,這顆心就會產生無窮的前進動力來拒絕平庸。為什麼我們要寬容一幕蹩腳的戲,原諒一幅拙劣的畫,諒解一首無味的詩?

誠然,生命的不完美需要一顆理解的心,但這絕不能成為平庸的借口,遷就平庸就意味著毀滅成功!做一個不安分的人,就要有強烈的自信心,拒絕平庸。缺乏自信是讓你平庸的直接締造者。一條小河裏的魚,從小周圍都是小蝦小蟹,於是它頗有自信,可當它遊到了大海裏,發現周圍全是比它大而漂亮的魚,就自卑了。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呢?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更需要有充分的自信去接受挑戰。如果自己缺乏自信心,那麼,即使自己曾經是一塊發光的金子,也會讓自己黯然褪色為一塊鐵,甚至甘心墮落為一粒沙子,最終淹沒在塵土裏,永不被人們所見。也許你原本是優秀的,正是缺乏自信一步步把你從優秀的位置一直拉向平庸。自甘平庸是人生的一場災難,也是最大的悲哀,而你自己,往往是這場災難的直接導演者。要想拒絕平庸,就要過好生活中的每一天。有人說,不需要遠,不需要高,隻要能飛就是鳥;有人說,不需要快,不需要深,隻要能遊就是魚。但是,如果一隻鳥僅僅安於平穩的飛行,那它永遠不會感受到風的力量;如果一尾魚僅僅安於淺水的遊弋,那它永遠也不會聽到大海的聲響。如若是鳥,何不做一隻搏擊長空的蒼鷹?如若為魚,何不做一尾遨遊深海的猛鯊?人生來便是一個獨特的生命體,正因為個性與棱角,才與眾不同。正如誇父一樣,從沒有人想過去摘取那空中可望不可即的太陽,而誇父正是不安於平庸,才開始了艱苦而又冒險的行程。雖然他倒在了追日的途中,但誰又能說他是一個平庸者呢?他臨死時拋出的手杖,化為鄧林,為後來的追日者庇蔭,成就了一個偉大的神話。每個人腳下都有一方土,但並非每個人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不再遷就,走向成功,從不安分開始。富人為什麼會富?正是因為他們不安分,不甘於平庸,永遠不停下自己的腳步,永遠在不斷的奮鬥。甘於平庸,死於平庸,是人類最大的悲劇,我們要敢於對平庸說不!窮人要想富有,就不能做一個安分者,要有成為富人的野心。

5.安貧,卻不樂道

對於窮人來說,隻要有吃有穿,腹飽體暖,就感到滿足了。他們對生活沒有一點欲求,他們很容易安於現狀。但是,富人則不一樣,富人深知每一筆投資都有風險,但他別無選擇,因為他如果不投資,不繼續創業,就有淪為窮人的可能。窮人看到富人賺了一百萬,就想要是我有這麼多錢,就是躺著吃一輩子也夠了。但對富人來說,是絕對不夠的,因為他的行為模式、生活方式都與窮人不同。很多富人是窮人出身,但他們不可能再回到窮人中去了。縱然有一天,他們輸得精光,傾家蕩產,他們的需求和思維仍是富人式的。富人哪怕一無所有了,他和一般窮人仍然不同,因為他的觀念已經改變,他絕不會甘心,他會東山再起。這就是富人越來越富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不滿足現狀的野心,所以他們才會越來越富,使富人與窮人之間的溝壑因此變得越來越深。在人的身上,有種神秘的力量,這種神秘的力量就是進取心,窮人隻要不滿足於現狀,有野心向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就一定能夠走上富裕之路。因為進取心不允許你懈怠,它會讓你永不滿足,每當你達到一個高度時,它就會召喚你向更高的境界努力。就比如說曾有深遠影響力的拿破侖吧,他在軍事院校就讀時曾立誓要做一名卓越的統帥,並吞並整個歐洲。這樣,在院校期間,他將自己定位在一個很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做了名炮兵,開始了他的霸業之旅,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同樣,看一下中國近代。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一批不甘平凡、勇於挑戰的弄潮兒們脫穎而出。在改革時期,有些人是借著改革之風,成了浪尖上的人物,富裕了。他們的成功,正是因為自己的眼光沒有停留在身邊一小點財富上,而是想方設法使小錢生大錢的結果。有句俗話叫做紅花需要綠葉襯,反映了紅花與綠葉的關係。有些人則甘當綠葉,像這樣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會真正走向富人。當然紅花,如果沒有綠葉的陪襯作用就沒有意義;沒有綠葉,也顯不出紅花的二者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缺一不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所謂的甘為綠葉襯紅花的精神。這種綠葉精神的主要問題則在於一個甘字。做綠葉固然不錯,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為什麼不去爭做紅花呢?假如每個人都甘於平凡地度過自己的一生,而不想通過奮鬥有所成就、有所建樹的話,那麼的前途、國家的前途不就因此變得渺茫了嗎!每個人隻有擁有進取心,才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充分享受人生的甜美;才能扼住命運的喉嚨,把挫折當作音符譜寫出人生的激情之歌;才能在生命中時刻充滿青春的激情和朝氣。不要被眼前一點的財富所迷惑,努力進取,爭取獲得更多的財富。人們常說: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進取心和想象力是成功的起點,也是最重要的心理資源。目光高遠,時刻想著提高和進步,是成功者最重要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