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包產到戶(2)(3 / 3)

這個問題我過去思考過,因為當時的政治背景桎梏了我的正確思維,沒有想透徹。

民主革命的勝利是我們黨的光榮,讓億萬人民掙脫了‘三座大山’的壓迫,從被奴役、被欺淩的社會最底層翻起了身,這是我們黨的驕傲。然而,經濟建設不能一窩蜂,不能頭腦發熱地去進行,得按它的客觀要求去辦事。”

邊宜軒喝了一口水,問在座的三個人:“我說的你們聽著不煩吧?”

東方老人興氣十足地聽著,他搖搖頭:“你說,你接著慢慢說。”

“大娘,你告訴副隊長,讓他招呼人趕緊上地。你告訴他一聲別等我,我今兒前晌顧不上,不去地。”庭庭站起身朝裏屋喊,他在向東方老人的老兒媳婦吩咐。

李貴附和著東方老人:“我爺爺聽得都有意思,我更感興趣。大伯,你接著講。”

邊宜軒敞開地講開了:“什麼是規律?規律就是兩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係,這種聯係要求人們實事求是地去探討,去掌握。現在,我們黨正在恢複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這個‘實’就是實打實的實際情況,這個‘是’就是規律。連在一起說,實事求是就是按照事情的客觀發展情況,以規律去辦事情。咱們的新中國,剛開始時,進行了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改造,在城市贖買私營企業,在農村實行集體化的生產模式。這些都是一種休養生息的必要措施和過渡時期的經濟手段,為後來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建設奠定了一定的處理社會關係和生產關係的嶄新模式,是很必要的,也是為了讓全國人民的日子能過得好一些所采取的一種經世致用的必然策略。可後來就不行了,我們黨各項政策的製定和出台都有些失策、失算和失利。我們走極‘左’的路子,死搬硬套馬列主義,死搬硬套蘇聯模式,把不符合我國社會發展形態的東西吹噓得神乎其神。我們不顧及我們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的實際情況,不按經濟規律辦事,求高求大求快,好像我們國家一步就能跨進共產主義的門檻似的。全國的老百姓從總體上講,文化素質都不高。老百姓出於熱愛共產黨,相信共產黨的樸素觀念,是不去多想想對不對的問題的,一哄而起地跟了上來。並且在全國把安貧樂道當做一種美德去頌揚,去追求,把吃好點、穿漂亮點說成是追求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說到底,最終吃虧的還是咱們老百姓。說白了,這種做法雖不是有意為之,實際上的效果確實是一種愚民和惑民,說得更嚴重一點,也是禍民和秧民。如果我們共產黨的黨中央一直這麼樣地堅持著做下去,我們黨的事業的最後結局隻能是得不償失、功虧一簣,文化大革命就更能說明這一點。”

邊宜軒見三個人聽得津津有味,他朝裏屋喊:“老嫂子,你給我再續點水。”

庭庭起身到裏屋提暖壺。

邊宜軒接著剛才的話題更加縱橫捭闔起來:“大伯,兩個侄兒,我跟你們說,任何朝代都有一種統治人的思想主流,歸歸齊,共產黨也是一樣的。西漢文景之治靠的是老莊哲學,清靜無為而治。漢武帝雄才大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國家的思想統一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範疇內,那時候國家一統,海晏風清,群星璀璨,很出了一些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化名人。唐、宋、明、清幾朝重佛以求國寧,也兼別家思想,才使我們的國家走到現在,有了我們國家今天這麼個版圖。在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共產黨人有恒心有定力立誌堅卓地除惡揚善、除暴安民、除奸去叛,贏得了民眾,最後奪取了國家政權,靠的是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但是,毛澤東思想是發展的,不能停滯它的生命、不能止步不前,特別是到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它更得隨著社會的需求不斷地得加以有所完善、不斷地得加以有所創新。毛主席為國家、為人民和為民族的豐功偉績無論到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記,但是,正確地認識他也是必要的。現在,國家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是十分英明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