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代廉吏高廷瑤(12)(3 / 3)

巡撫聽了他的申訴,想法有所改變,逮人犯重新審訊。審訊結果與原審無異,於是,才定案為黎家平反。隨即將差官、馬弁、士兵、衙役一一依法治罪的意見具文奏報。

上麵傳下批複說:“照準。”

後來,在外地抓到黃瓜四。審訊中,據黃瓜四供認,他果然沒有到過岑溪的黎家。結案後,黎家人等回到岑溪,把事情的經過一一告訴鄉人,鄉人們一起共同慶賀他活著回來。

因為高廷瑤曾經在廣西平樂任過知府,平樂人對黎家說:“是我們平樂的美髯公知府救了你的命啊!”黎家回答說:“是的!”他們又說:“他在平樂平反誣告,辦結了許多冤案,救活的人多了,現在他又到了廣州嗎?”

(47)嚴懲盜匪林狗尾確保一方百姓平安

道光四年(1824年)二月,東莞匪徒林狗尾聚眾結盟,預謀搶劫。遠近百姓聽說後,都驚恐不已。於是到縣衙報告,請求立即抓捕。縣令認為東莞人愛告狀,報告的情況多數不實,想等以後再查辦。

林狗尾了解到官兵不來抓捕他,並且憎恨老百姓揭發自己。於是,大膽地搶劫了十多戶家人。這樣一來,林狗尾部下的人越來越多,聲勢猖獗,百姓更加恐慌,紛紛遷徙逃離。有人就近到惠州軍門告急,軍門飛馬上報總督和巡撫,請求派兵剿捕。總督阮芸台先生與巡撫商議說:“事情危急,如果沒有精明能幹的人多帶兵丁前去剿除,恐怕不能解決問題。看來,要找這樣的人很難,合適的大概隻有高知府了。”

於是,就命高廷瑤帶兵丁前去剿捕,送來府節和令箭,催促他趕緊出發。並說:“如果需要用兵,不管在什麼場合下,都可以便宜行事,無須請示。”

高廷瑤就率兵飛馬趕赴東莞。這時,東莞縣令已經捕獲了一百多人,但沒有一人是真正的盜賊。有隨從的二位官員對高廷瑤說:“這些人大概是想恢複天地會,所以倡亂造反。如不請示朝廷率三軍鎮壓,就無法安定民心,以正國法。”高廷瑤姑且答應他們。

第二天,高廷瑤調查得知,林狗尾本是一個鄉村的屠戶,家境稍微富裕,喜歡以俠義行事,曾經窩藏、放走罪犯數百人。他嗜好酗酒和賭博,為所欲為,地方上的無賴都依附於他。他們對天盟誓,結成死黨,大夥都叫他阿大。他們奸淫擄掠,無休無止,受害的人家不可勝數。村民畏懼他們橫行霸道,都湊錢賄賂他們,以求消災。因此,花錢免災的事越來越多,林狗尾的勢力越來越大,氣焰越來越囂張。

調查走訪中,老百姓把這些情況一一告訴了高廷瑤。隨從對高廷瑤說:“聽說林狗尾和朱毛俚沒有什麼兩樣,你千萬不能輕視啊!”高廷瑤對隨從說:“林狗尾無法無天,單憑這些罪惡就應該殺頭。但他聚眾盟誓,網羅壞人,性質和天地會不同,尤其不能和朱毛俚相提並論。你們沒有看見道路兩旁那些焚香跪迎官兵的人,難道不是村民嗎(如果他們是教匪,知道官兵即將到來,早就聞風潛逃了,哪裏肯乖乖地等官兵來抓捕?如果依你們的意見,那就得一村一寨的普遍抓捕了!村民本來是因為害怕盜匪危害,才求救於官府,官府不但不為他們剪除盜匪,反而侵擾他們。女果這樣,村民不是死於盜匪,而是死於官兵了。這樣一來,那些貪功求賞的人,必將枉殺無辜,以充盜匪,那造成的危害怎麼得了?”

於是,高廷瑤當即親筆書寫下告示,告知百姓:“官兵的到來,是百姓,的,從的一不。有不法,混人百姓之中,你們應當配合官兵將其抓捕。切切勿失。”百姓看了告示,十分高興。

他隨張告,不兵,罪的情況和,飛馬報告巡撫,並說,即日可以撤兵。之後,高廷瑤又趕到縣衙,將前麵被捕的一百多人全部釋放。

後來,在百姓的積極配合下,共抓獲盜匪九十餘人,經過審訊,確定他們是真正的盜匪。再後來,林狗尾也被抓捕歸案,押送至省城。對林狗尾及其黨徒,依法治罪,其餘人等,絕不株連。東莞百姓又重新獲得了太平。

這次平息盜匪,巡撫讚揚高廷瑤“節費息民,頗能施政大體。”高廷瑤對隨從的官員們說:“人命關天,天道不可欺啊女果濫抓亂捕,興大獄以邀軍賞,難道能保子孫、保富貴嗎?仁人君子,為什麼不想想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