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仙人腳(1)(1 / 2)

說到怪屯與哇唔眼兒的淮南淮北之慨,李子向可作為第二個例子。

李子向的父親叫李長營。李長營弟兄兩個,1954年與哥哥李長會分家後,即搬遷到哇唔眼兒。到了1983年,李長會、李長營老弟兄倆都過世了,李長會留下寡妻燕如蘭和一子一女,李長營留下三女一子。子即李子向。

由於李子向母親死得早,燕如蘭待他兄妹特別好,給他們做衣裳,拆洗被子,張羅著成家。黑更半夜的,在兩個村子間跑來跑去,不知在升龍崖上跌過多少跟頭。老嫂比母啊!李子營臨死前從床上爬起來,學著老包跪嫂的古戲,給燕如蘭下了一跪,告訴孩子們:“你們這一輩子,你爹可以忘了,你媽可以忘了,但你們的娘,不能忘!”

三女一男也都跪下,齊齊兒叫了一聲“娘!”

怪屯習俗,伯母叫娘;如果有兩個伯母,即叫大娘、二娘,以此類推。隻有一個伯母,序號就省了,喊起來也格外親切。

李子向兄妹也都把燕如蘭當作親媽看待。

1983年的時候,哇唔眼兒已經沒剩幾戶人家了。李子向也想搬走,但它缺乏實力。那時人們已經開始外出做生意。燕如蘭的兒子在廣東,女兒在深圳,都發了大財。但李子向不中,出去幾次,都賠成個淨人兒回來了。這家夥也挺精能的,但就是心大,手大,口氣大,能耐不大。大錢掙不來,小錢又看不到眼裏。手裏逮住倆錢兒,想當十個錢兒花,請朋友喝酒,打麻將,胡吹海撂,沒本事吧,還虛榮的不行。

一天早上,燕如蘭正吃早飯,李子向來了,進院就喊:“娘!”

燕如蘭筷頭上紮著一塊紅薯,正往嘴裏送,就停止了動作,抬起頭說:“娃兒,你吃飯沒有?”

李子向說:“吃了啦娘。稱兩斤油條,買牛肉湯去,賣完了,隻好買了3斤牛奶。3口人將就一頓。”走到燕如蘭跟前朝碗裏看看,說:“呀!紅薯玉米糝兒!娘,你咋還吃這飯?現在豬都吃豆餅,狗都喂牛奶,你咋還吃這呀?吃吃胃酸,還得糖尿病。娘,明天早上我給你買牛奶喝。”

燕如蘭說:“還是我向娃兒,比你哥孝順;你哥個鱉子,跑恁遠,不管我吧,還把媳婦扔家裏氣我。”

李子向說:“娘,我嫂子再惹你生氣你給我說,我收拾她!臭娘兒們,趕緊叫我哥休了她!”

燕如蘭說:“小聲點兒娃兒,別叫她聽見了。”

李子向說:“就是叫她聽見哩,誰叫她欺負我娘哩!”

李子向看把燕如蘭搪把差不多了,就說:“娘,我手裏有兩三萬塊錢,讓一個朋友借去了,到現在也不還,有鋪生意立等著叫我交定金哩,急死我了。你先借給我幾個,三五天錢一到手就還你。”

燕如蘭問:“得多少?”李子向說1000。燕如蘭說:“呀,屋裏隻有800塊。”

李子向說:“800也中。那邊也是割頭的朋友,少給他200也沒事兒。”

燕如蘭就給他800塊錢。

等了若幹個三五天,李子向又來了,問:“娘啊!我嫂子這幾天又惹你生氣沒有?”

燕如蘭說:“娃兒啊,她哪一天不找幾回事兒啊?罵我跟你哥,罵我生了個陳世美……”

“我毀了她去!”

李子向拎起門口的鐵鍁就往外走。燕如蘭嚇得趕緊抱住他,說:“娃兒,娃兒,可不敢!她的命不值錢,咱的命值錢!”

李子向就把鐵鍁“嘡啷”一聲摔到了院裏,嚇得兩隻雞撲撲楞楞飛上了院牆。“活夠了言一聲兒!”他大聲說,坐下來,點一根紅塔山吸。

他吸了一陣兒,說:“娘,屋裏有錢沒有?”

燕如蘭說:“得多少?”

李子向說:“二三百就夠了。縣商業銀行有個活兒,幹下來幾百萬哩。我買條煙去找找他們行長去。”

燕如蘭給了他400。

就這樣,李子向不知向燕如蘭借了多少次錢,卻一次也沒還過。燕如蘭知道這娃兒日子困難,有求必應。她知道向娃兒不是不幹,而是時運不濟,東抓西撓,總是兩手空空;明明是一塊金子,他一伸手,就變成石頭了。唉!娘不幫他,誰幫?娃子兩歲喪母,可憐哩……

李子向心裏也覺得愧歉得慌,沒臉見娘。總借,總是還不起。社會上都知道我李子向豪俠仗義,出手闊綽,可隻有娘知道我是一個不義之人,不成之器。可他又不得不借。娘有錢,兒子閨女月月給她往家寄,不是幾百就是幾千,飄樹葉一樣。

1984年10月的一天,李子向又到怪屯找他娘。他愁眉苦臉,悶著頭坐屋裏吸煙。燕如蘭問:“咋啦娃兒?心裏有啥事兒?”李子向說:“我這幾天又困住了,娘。山裏的棗皮(山萸肉)四五塊一斤,拿到山外能賣五六十。眼看著一堆一堆的錢,都叫人家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