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障目!”
三太太對她的說法嗤之以鼻。
“大嫂是嫡長媳,將來掌家是順理成章,下頭管事的揀高枝兒這也正常,和老太爺老夫人偏心無關。再說了,長輩有無偏心,這算得上多大的事兒?即便真有偏心,二嫂他們常年在府裏承孝膝前,難道不知近水樓台先得月這句?而且想要安氏過去教菱姐兒,不管老夫人偏不偏心,隻要二嫂開了口,老夫人都必定會應下。”
繡珠眨眨眼,有些疑惑她為何這麼肯定。
三太太頓了頓,見她還是不解的樣子,不由撇撇嘴,“你也和二嫂一樣糊塗了不成?菱姐兒可是馮家頭一位姑娘!”
繡珠愣了片刻,恍然大悟。
不錯!
馮家有不納妾的祖訓,連著幾輩都隻有嫡出,現在又隻是分產不分家,菱姐兒這個大姑娘無論在府裏還是在外頭人眼裏,都是鎮國大將軍府上名副其實的嫡長女。長房老夫人作為大將軍後宅的當家婦,就算心裏有偏袒,也一定會想法設法讓菱姐兒有一個好開頭。
按晟朝世俗,女子十五及笄,一般在十歲之後方會由長輩帶著出席各類場麵,一來長眼見,二來也是暗示可以相互來往相看親事,不過門第高的人家矜持些,往往是在女孩兒十二歲之後才會開始露麵透風聲,及笄前一年大多會粗略相看親事,等到及笄之後擇吉日定親,不論出身,大多數女子都會在十七歲前後成親。
菱姐兒今年年滿十二,已經是到了跟著尊長出門的時候了,如果這個時候能有一位宮裏出身的嬤嬤隨在身旁教導,於場麵上於菱姐兒本身都是再好不過的事,而且在別人眼裏,連父母身家並不顯著的大姑娘都能有教養嬤嬤,可見將軍府長輩對女孩兒教導的用心,也可預見將軍府其他女孩兒的教養不會差,將來馮家的姑娘再說親自然就會被高看一籌。
對將軍府的未來有益,加上長房老夫人和三太太平素的親近,三太太身邊又有多的可用的人,有這些前提,繡珠相信,如果二太太跟長房老夫人懇求,長房老夫人十有八九會應下,然後挑一個時機對三太太開口將安嬤嬤要過去。
“……菱姐兒是大將軍府的嫡長女,按例是要嫁人做當家媳婦的,女紅再好,頂多就是這幾年得兩句客套的誇讚,嫁了人誰還記得這些小玩意兒,真不知二嫂怎麼想的,還拿毛毛給菱姐兒做台階……”
繡珠看她對女紅儼然不屑的樣子,忍不住好笑,“奴婢聽說也有針線好的容易親近婆婆和小姑子。”
新媳婦親手做點精巧的針線活兒送婆婆小姑子,一來二往情誼好起來的故事常常都能聽到。
三太太被她說得滯了下,想起自己房裏永遠束之高閣的針線簍,和宮裏身為淑妃的小姑子之間更是從來隻有馮淑妃做些香囊荷包的給她,不由惱羞成怒瞪向繡珠,“總之毛毛不能平白吃了虧,等安氏送走,散些風聲到兩位老夫人那裏。”
所以姑娘在女紅上的一竅不通,其實不是沒天賦,而是女承其母啊,繡珠頂著她的目光捂嘴笑,“是。”
身為服侍三太太時間最長的大丫頭,她當然了解三太太沒那麼小心眼非要讓二太太也吃個虧回去,嫁進馮家的這些年,作為弟媳和嬸娘,三太太從沒有一絲一毫阻攔二太太為馮大姑娘爭取一個好名聲,因裴侯府和裴太後的幹係,很多時候將軍府別的夫人太太以及姑娘多多少少也會沾染借勢一下,三太太對此皆是通情達理很是寬和。之所以這次要把事情透露給人在府裏的長房二房兩位老夫人,個中因由繡珠很清楚,其一是二太太此番確實做得不磊落,大姑娘要想得個賢惠友愛心靈手巧的佳評,有的是法子,何苦聽信安氏之言拉扯上馮雪琪當綠葉,現在被三太太知悉,愛女心切的三太太當然要敲打二太太行事不要過界;其二則是三太太決意杜絕後患,這次容讓了二太太與馮雪琪身邊人暗中勾連,以後是不是還要容讓其他妯娌?何況讓了一次便有二次三次,人心不足,三太太肯定不能在這種事情上留口子。
不止是長房老夫人和二老夫人知曉此事,還得將二太太的心思好生漏給二夫人高氏,說是喪夫多年深居簡出,可是哪一次將軍府大事上缺過這位守貞夫人的身影,既然愛操心,索性就好好操心自己孫女的事情好了,繡珠分寸恰好的取笑著三太太的針線,心底暗自做了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