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責任,是創造一個鼓勵學習和溝通的環境,而組織領導,是通過對領導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滲透,使領導在工作中發揮團隊整體功能,使團隊具有奉獻精神,拋棄個人成敗得失,注重提升團隊的能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以團隊培訓、技術培訓推動企業發展。
組織領導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之一,兩種方式分別是思想領導和政治領導。組織領導即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以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來帶動和影響人民群眾,從組織上保證黨的綱領和路線、國家的憲法、法律付諸實施;培養選拔考核和監督幹部,並向國家機關推薦德才兼備的幹部,以成功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職工教育培訓中心以“安全培訓、技術培訓、黨的時政培訓”為基礎,它的組織領導內涵是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和科學的管理模式等,其培訓與學習型組織的建設是一個統一的過程,通過培訓推動學習型組織建設及其企業領導的培養。
學習型組織是一個能熟練地創造、獲取和傳遞知識的組織,同時也要善於修正自身的行為,以適應新的知識和見解。當今世界上所有的企業,不論遵循什麼理論進行管理,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是等級權力控製型,另一類是非等級權力控製型,即學習型企業。
等級權力控製是以等級為基礎,以權力為特征,以企業負責的垂直型單向線型係統。它強調“製度+控製”,使人“更勤奮地工作”,達到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增加利潤的目的。權力控製型企業管理在工業經濟時代前期發揮了有效作用,它對生產工作的進行和有效指揮具有積極意義,但在工業經濟後期,尤其是進入信息時代、知識時代以後,這種管理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企業在科學迅速發展、市場瞬息萬變的競爭中取勝的需要。企業家、經濟學家和管理學家們都在探索一種更有效的能順應發展需要的管理模式,即另一類非權力控製型管理模式,學習型組織理論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產生的(丁家雲、譚豔華管理學理論,方法與實踐,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2010年。)
學習型組織的新圖景,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把人當做企業中最核心的價值所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在學習中獲得快樂,體會到工作不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人形成誠實、自覺、合作、尊重他人的組織狀態,享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極大地發揮工作效率。
學習型組織的模型,即樹立堅強的理想信念,建立共同的理想願景,打造團隊精神,培養奉獻精神。
學校通過學習型組織建設,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組織領導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把青春、知識奉獻給了學校。
技校人就是這樣一種奉獻精神,不論職務高低,不論在什麼崗位,都能夠盡自己的所能做出奉獻,敬業是奉獻的基礎,樂業是奉獻的前提,勤業是奉獻的根本。建校之初,有一些調動過來、分配過來的,因為學校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條件簡陋,都調走了。但是,還有一些調動過來、分配過來的、技校學成畢業留校的,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在技校建校起步的初期階段,麵對各種困難和巨大壓力,老一輩領導、教職員工始終堅持與學校站在一起,不離不棄,風雨同舟,共度難關,一同戰勝各種困難,最終贏來了輝煌的曆史時刻,這對剛剛幾歲的技校而言,就如同人生的少年,從蹣跚學步到邁開大步開始跨越,前進的步伐,是技校人秉承創業初期的艱苦奮鬥、頑強拚搏、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科學發展、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的精神,在加強和提升學校服務品質及科學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實現發展上的新跨越,創造了輝煌。
對技校人來說,奉獻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崗位奉獻,在本職工作上,不斷強化責任心和事業心,忠於職守,盡職盡責,幹一行,愛一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了不平凡的業績。奉獻是愛心的流露、善意的升華、美德的弘揚,奉獻使人充實,使人快樂,使人高尚。已經退休的老領導魏樹森說:“為了心中的成就一代技術人才的教育夢想,幾十年沒休過節假日,愛人為學校後勤工作、孩子學成留在學校繼續為學校教育事業努力工作,為了心中的夢想,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對於我來說,看著學校一天天壯大,一天天發展,奉獻就是最大的幸福。”退休的老領導熊英劍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學校,唯一的兒子遭遇危難時,他也因為忙於工作沒去到現場。退休的老領導常富潤、馬富貴等也是這樣,馬富貴退休後還兼任學校關工委副主任,負責關工委工作,不顧年邁多病,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為學生、職工上課幾百課時,用行動履行夢想。
為了又好又快的發展,一代又一代技校人迎難而上、自強不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在學校的建設發展進程中,湧現了一批又一批無私奉獻者,他們為了學校的發展,領導當楷模、師生一條心,眾誌成城謀發展。辛勤的汗水贏來了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學校發展的春天,一次次付出、一輩輩堅守,帶來的回報和成功的喜悅,成為技校人勇攀高峰的動力。
三十多年來,技校人走過的風風雨雨,用實踐證明,在整個發展曆程中,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每一個步伐,都離不開所有關心技校成長的社會各界朋友和上級領導、國家有關部門領導的鼎力相助,更離不開技校全體新老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和奮力拚搏。煤炭是技校賴以生存的基礎,當煤炭經濟進入低穀,直接影響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自創建以來,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曾經一度輝煌的學校,由於煤炭用人的減少、畢業生滯留,招生進入低穀,學校陷入困境。
曾幾何時,學校前途堪憂,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技校畢業生由起初的深受煤炭企業歡迎到了冷遇。為了能夠抗擊風浪,走出低穀,生存發展,學校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一個年輕有闖勁的領導班子組成了。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麵對困難,新一任領導班子,沉著冷靜,發揚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的精神,不氣餒、不退縮,提出了“改革重組、競爭上崗、扭虧脫困、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進行競爭上崗,精選出了一批實幹家,為學校的生存輸入了有生機的新鮮血液,打響了一場扭虧脫困的生存“攻堅戰”。在新一屆領導帶領下,經過競爭上崗大換血後,新的中層領導走馬上任,為學校走出低穀,進行的一係列的改革措施,穩定了學校的發展格局。
由於工資不能足額發放,他們喊出了“共同渡難關”的誓言。決策深知,技校必須像蠶蛹一樣破繭化蝶,必須像鳳凰一樣集香木以**,浴火重生。一言以蔽之,技校必須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革。於是,他們依然舉起雪亮的手術刀,向自身開刀!這無異於刮骨療毒,技校的改革沒有注入任何的“麻沸散”,相反注入的卻是“清醒劑”---沉屙不醫,將生癌變,不改革就是死路。在清醒的時候,自己對自己刮骨療毒,剜瘡割肉,那是一種錐心泣血,深入骨髓的痛楚!然而,英勇的技校人,毅然含淚向自己舉起了血淋淋的手術刀。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壯和偉大!顯然,這種改革的痛苦不僅僅屬於義馬煤技校,而是屬於從煤炭百年不遇的經濟蕭條,這是一個時代的痛楚!相信,所有依賴煤炭生存中的技工學校都是如此痛苦的心理曆程。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改革先要更新觀念-----首先“破顱洗腦”,洗腦不是洗衣服,而是要把舊的思想洗掉,是痛苦的,技校發動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競爭上崗”大討論,本著“公開、公正、公平”“能者上、庸者下、平著讓”的競爭上崗理念,通過大討論,廣大教職員工的思想觀念為之一新,開展了競爭上崗演講、幹部考核、考察等方法,競選出了一批優秀幹部充實到了中層梯隊。
醫好腦部之病,再除心腹之患,技校深化內部改革,一舉將中層幹部換血,一大批思想品德高尚、道德素養良好的作風正、能力強的中層幹部通過競爭上崗,充實到領導崗位,為一度瀕臨癱瘓的學校注入了新鮮血液,煥發了勃勃生機。接著,進行了各科室崗位的競爭上崗,一舉將在崗人數減掉三分之一。隨後出台了兩大戰略:一是教學創新戰略,二是管理創新戰略。新一任領導帶領換血後的技校人,群策群力、攻難關、團結奮進奏凱歌。教育的發展在於改革,改革的潛力在於不斷創新。創新是發展的靈魂和動力,而管理是為了更好地發展人、激勵人。針對過去學校管理中責任不明確、製度不健全、獎懲不分明等問題,經過改革,建立起了風清氣正的領導集體,建立起了績效評價體係“五三四”管理模式。其主要內容是:為實行“五定”即人定崗(教育崗、教學崗、教研崗、教輔崗),崗定責(引入崗位責任製),責定績(將工作績效考核情況載入個人業務檔案),績定分(隊學校不同崗位人員的工作績效以量化賦值),分定獎(根據個人量化得分,確保獎勵標準);加強“三管”,即目標管理,過程管理,考核管理;實現“四有”,即有章可循、有序可循、有法可循、有效可循,這一模式實現了人盡其職,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增強了廣大教職工的責任心。
這一模式實施後,深得人心,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種準則、一種約束,更是一種方向、一種激勵。教職員工在學製度、用製度的過程中,尋找到了奮鬥的目標和價值追求。教師們都說:在技校工作很幸福、很快樂,成長的很快,發展的很好,隻要有能力,在這裏都跨越得到發揮。雖然煤炭低穀,學生一度減少,教職員工的工資受到影響,但教師們的尊嚴得到了保護,發展需求得到了滿足,辦好教育,教好學生的決心和幹勁很足。每一個人都把實現個人價值與技校發展結合起來,他們奮勇爭先,不斷進取,為學生的成才成功,為家長殷切期望默默奉獻著,默默努力著……
2013年5月,河南省職業技術培訓數控加工技術專業中心教研組在技校掛牌成立。學校高度重視各類安全設施的配備和維護,僅2011年,就投入4603萬元資金,用於購置消防器材、實訓車間的裝備、圖書室監控係統等;重要場所消防器材設施完備。重點圍繞數控技術等五個專業,強力推進“一體化教學”改革,大膽采用虛擬場景、案例教學、研討式教學、礦對抗賽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取得了明顯成效。2013年以來,先後有5名學生在地市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中分獲數控車、數控銑等四個工種第一名;8名教師被授予“優秀輔導教師”稱號。
抓落實,促規範,提質量,穩發展,為實現學校安全健康發展而努力奮鬥,完善學校軟硬件建設,新一屆領導繼續為學校的發展接力,2014年,爭取省財政資金1150萬元,進行了運動場改造、安裝多功能報告廳、數字化校園、特色學校建設等14個項目,促進學校辦學實力提升,為學校向縱深多專拳頭專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們把創新爭優作為第一項目,學校各級黨組織根據黨員、幹部、教職工黨員、學生黨員等不同群體特點,突出實踐特點和活動效果,推動黨組織和黨員立足本職,創科學發展之先,爭和諧之優。一在教書育人中創先爭優。教師黨員爭做教書育人的模範,科技創新的先鋒。二在服務師生中創先爭優。管理和後勤服務的黨員,爭創一流業績,爭做奉獻先鋒,爭做先鋒模範崗服務標兵。三在成長、成才中創先爭優。學生黨員,以樹立遠大理想、爭當全麵發展的模範。在全校形成了創先爭優的良好局麵,為學校科學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創新。富有創新精神是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必須具有的理論品質和政治勇氣。一個民族要站在時代前列,就必須擁有一批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的領導者。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偉大變革的時代,隨著我國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化,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大量新的難題需要我們去破解,新的挑戰需要我們去應付,新的風險需要我們去化解。建設學習型學校,必須堅持以新的理論、新的經驗、新的方法切實推動學校的各項建設,以新的認識、新的思路、新的舉措開創學校事業發展的新局麵。
學校發展到一定階段,如何向縱深發展?如何建設特色學校?如何使教育者更充分地地釋放潛能?如何對教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如何使教育組織整體更有效地運行等問題,擺在了技校人的麵前,他們冷靜思考。沉著應對,深入學習,用全麵的、發揮的、辯證的、現代的眼光,準確定位,適時提出了“潛心研究、謀求教學質量提高;廣開門路、增強經營創收能力,為再創輝煌而打造學習型學校,”的奮鬥目標,在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招生安置、培訓創收、多經三產等方麵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廣大師生員工振奮精神、恪盡職守、作風硬朗、精細管理,通過全員學習,樹立了學校良好的精神麵貌。他們敢於創新,有眼光、有膽略、有魄力地實施真正的學習,學校黨委安排黨務部編寫了形勢任務學習白皮書,該書縱觀當前形勢,提綱挈領地把學習的主要內容、要點概括總結,從領導到教職員工、學生,自上而下,形成了全員學習的良好氛圍,學習國家政策、學習當前形勢、學習專業知識等等,學習筆記在學校公開展覽,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讚揚,使一些在學校培訓的學員、在校學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各項工作在學習中得到提升,科學的學習規劃、周密的學習組織,全員的參與,學習措施的落實等,使學習紮實有效、科學地、持續地向前推進。一是學習與調研相結合,注重調研,強調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在製定學校發展策略、采取具體措施時。充分尊重和吸納廣大教職員工的意見。二是學習與教學相結合,通過深入教學、深入基層、深入職工,加強對實際工作的了解,針對工作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和辦法,切實解決學校教學、發展改革中的實際問題。三是學習與加強質量管理相結合,嚴格執行物資超市統一采購製度和物資采購招議標製度、每項工作紀委全程監控製度,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工作質量,促進了學校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四是學習與紮實開展企業建設宣貫工作相結合,真誠、同心、感恩你我他。感恩教職工為學校發展做出的奉獻,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相互感恩,職工之間相互感恩、學生之間相互感恩,通過感恩,全校形成了真誠相待、相互關心、團結合作的良好局麵,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大家齊心協力謀發展。七是學習與改善教學及生活設施相結合。學校多方籌措資金,投資建設了實習車間、培訓餐廳、澡堂等諸多基礎設施,整修了學生樓、招待所、教學樓、照明線路,改造了供水供暖管道,維修了職工俱樂部,種植草坪9000平方米,加強了全校環境衛生的管理。八是學習與關注民生相結合。學校關心教職工及學生的生活,積極為職工、學生辦實事、辦好事;教師節、中秋節、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為辦福利,為職工子弟高考成績優異者給予獎勵,為困難學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組織先進教師、先進職工、老幹部到上海世博會參觀,組織老幹部到西安園會參觀,安排十佳教師、十佳班主任到貴州參觀學習,讓師生感受到學校發展帶來的實惠,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有個例子說:兩個商人,一個不愛學習,另一個很愛學習,兩個人同到一個貧困地區考察建設鞋廠,其中一個不愛學習的商人看到這個地區十分貧困,人人都沒有鞋穿,認為這個地方沒有市場;而另一個愛學習的商人則認為,人人都沒有鞋穿,這裏的潛在市場很大,於是投資在這個地方建造了鞋廠,鞋廠發展了,周圍的百姓就業了,地區的經濟發達了。這就是學習導致發展戰略眼光的的不同。這個例子說明,學習是創新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