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鬆和李月英也不時停下來歇息。張衛民問他們一年上來幾次,唐鬆說一年至少要上來兩次,一次是收兩稅,因為這一片是他分工;一次是年底送溫暖,給五保戶和困難戶送點錢,給隊長送張年畫。李月英稱還是當年這裏架電的時候上來過,有兩三年了。這次是陪我,順便通知一戶計生對象婦檢。本來這事平時是委托分片幹部代辦的,算是給張衛民麵子了。
張衛民心中漾起了一股熱流,多麼好的幹部。他們的年工資隻有幾百來塊錢,卻做這麼苦這麼累的事。據說去年全體村幹部隻拿了二百元過年費,鄉裏搞標準化示範茶園,買了茶苗發給群眾,後來這茶苗的錢就從用於支付村幹部工資的轉移支付中扣除了。村裏年底就無錢可發,到鄉裏理論,鄉裏置之不理,並說各個村都是這樣,幹部的工資是村裏自已解決,這是曆年來的規矩。有的村鬧到縣上,縣上也通知鄉裏糾正,但鄉裏無錢可發了,因為鄉級財政本來就很緊張,鄉政府做大樓的外債至今尚未還清,還因欠飯店的招待款被告上了法庭。這事一拖下來,就不了了之了。
張衛民他們就在這大山的懷抱裏走走停停,一直走了約一個多小時,才到了山腰。遠遠看見了幾戶人家,唐鬆說那就是嶺頭村民組。大家又打起精神,冒著火辣辣的太陽光前進。在一個大陡坡前,高德標家的一隻緊緊跟隨的大狼狗停住了腳步,叭在那裏直喘著粗氣,然後下山去了。
李月英抱怨起來:“這鬼天氣,這麼熱,連黑子都熱得受不了,何況我們人呢?”張衛民知道“黑子”是這條狗的名字,他常聽她這樣叫喚它。
這幾戶人家都姓姚。“姚”姓的由來張衛民無從考證,他想“姚”大概是“逃”變化而來。古時候,人們不堪官府的壓迫,逃到深山裏謀生。這幾戶人家的窘迫卻是有目皆睹。在姚小二家,姚小二身子弱,有肺結核病,不能幹重活,他老母親八十多歲了,眼睛瞎了;兩個孩子上學,家庭經濟困難。他家兩稅拖了好幾年,每年村裏都要免一點,其實這筆錢就是村裏出的。鄉裏根據上麵的精神和縣財政的文件,每年給村裏減免百分之五。這百分之五攤到困難戶的頭上,往往是僧多粥少,人均幾塊錢。但村裏不能搞平均,先解決大病困難戶,再解決其他類型的困難戶。
隊長姚大能,長年在外打工,他履行村民組長的職能是到年底的時候來開開會,不過他的情況村裏知道,他也是迫不得已的。兩年前,他在山上打獵,那天天剛蒙蒙亮,他誤將人當作野豬了,一槍將采藥的行人擊中,造成那人重傷,姚大能雖被免除了刑罰,但好幾萬元的賠償讓他傾家蕩產,至今他還在還債。姚大能不在家,張衛民又走訪了幾戶,將大致的情況了解了一番,就下山了。
一路上,張衛民的心情很沉重,這幾戶條件這麼差,如果要搬下來,也不是一日之功。按照以前村裏的政策,搬下來的農戶可以提供建設用地,但建房費用要自己負擔。建一套房子至少要三、四萬元,這對於這些農戶來說還是一筆很大的數字。
下山畢竟容易些,但小腿肚子受不了,脹痛得厲害。在下午一時的時候,三個人才回到了黃隊長家,黑子早回來了,在高德標身邊拱來拱去。
高德標與雷鳴、錢有財、黃隊長幾個人正在玩牌,見大家回來,停止了打牌,說:“餓了吧,開始吃飯。”
農村的規矩很多,為座位的事大家又拉扯了一番,張衛民自然是客隨主便,這樣大家就算坐定了。
菜端了上來,十分的豐盛。雖然沒有大魚大肉,但一些山珍味道很是鮮美,還有龍溪裏的小河魚,又叫“河卡”,通體酥軟,入口十分鮮嫩,骨頭也可以吃。
張衛民是第一次吃到這種小魚,問黃隊長這種魚其他地方有沒有?他說隻有龍溪裏才有。
張衛民又問是怎麼捕到的?黃隊長笑笑說:“這東西也很稀罕的,數量不多,也很難捕到,一些人用電打,但龍溪的水流很急,很難捕到。還有人用炸藥炸,將一支雷管放入啤酒瓶中,點上導火索,投入水流稍稍平緩的小水塘中,隨著一聲悶響,水麵上就會漂起一層白花花的小魚,這時要趕快撈,如果不及時,這些小魚馬上就會醒過來,逃之夭夭了。”
吃著這美味的魚,還聽到這樣的故事,張衛民感到十分的新鮮。氣氛也十分的熱烈,黃隊長熱情的拉酒,張衛民和高德標因為酒量不大,隻喝了一瓶啤酒,李月英沒有喝酒,其他的村幹部人均四五瓶。張衛民知道在農村就是這樣,村幹部就是能喝,平時村民們婚喪嫁娶,都要接村幹部喝酒,個個練成了海量。
吃過飯後,大家小坐了一會,聽黃隊長彙報團結灣村民組的情況。
這是全村最大的村民組之一,目前困擾村民的最大問題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道路,資金是一個方麵,另外道路的路線協調、損壞田地的補償、村民的投工投勞等情況也難以落實。
談話之中黃隊長幾次提起不想幹這個隊長了。張衛民感到很驚訝,第一次來,他就摞挑子,是不是給他這個新書記下馬威呀?
張衛民問他有什麼顧慮,是不是因為修路的問題壓力太大?他說這個村民組村民不團結,分成了兩三派,其中有一派專門造他,致使有些工作無法開展。
分工村幹部雷鳴也補充了幾句,稱團結灣村民不團結,許多問題分歧很大,黃隊長很有能力,做了大量細致地工作,如果不是他,這個村民組早就四分五裂了。這幾年黃隊長帶領群眾發展香菇木耳,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村民的收入增多了,今年黃隊長就將全組的兩稅一把包幹了,否則要是村裏去收,是根本收不到的,團結灣村民組除了他無人能統領。
張衛民安慰了黃隊長幾句,說:“我剛來,你不能帶我為難,至於路的問題我努力爭取上級支持。”
黃隊長說:“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再說你從城裏到我這窮山區來任職,我再有意見也不能衝你發呀。”
正在談話的當中,屋內的光線越來越暗,李月英到屋外看了看,說:“天空越來越黑,可能要有一場大暴雨來。”張衛民他們連忙告辭,想爭取在暴雨來臨前趕回村部。
山區的雨說來就來,一陣狂風之後,大片的烏雲飄過來,遮蓋了整個天空,山穀裏頓時黑了起來,閃電劃過天空,緊隨著是沉悶的雷聲,白亮亮的雨點從遠處的山梁一條線地射過來,讓他們無處可逃。
這時大家都紛紛找避雨的地方,張衛民和高德標躲在一棵樺樹下,李月英帶了一把傘,但風太大,她強撐著傘躲藏在一塊山崖的後麵,錢有財和唐鬆冒雨往前走,隻有雷鳴藏在一個突出來山崖下麵的小洞裏,貓著身子,樣子十分狼狽。
這時黑子也受不了這樣大的狂風暴雨,也擠進雷鳴藏身的小山洞,用身子拱著雷鳴,硬是將雷鳴拱了出來,高德標看著這樣的場景,哈哈大笑起來。
雨點很大很密,砸在臉上涼冰冰地並帶有一種力量的撞擊,給緊繃的神經一絲痛感。風越來越大,小樹在風中搖曳,雨像天河決堤般地傾泄而下,很快大家全身都透濕了。
這時避雨已沒有必要了,大家開始頂風冒雨前進。皮鞋裏注滿了水,走起路來咣當咣當地作響。
與暴雨不期而遇、親密接觸一個小時後,大家回到了村部,這時雨漸漸小了,一會兒後徹底停了下來。
這場雨給了張衛民一場全新的體驗,雖然像個落湯雞,但他的內心卻一點也不懊惱,相反,那一種搏擊的快樂,那一種酣暢淋漓的暢快,一種奮鬥迎戰大自然的決心如一粒種子,在心中悄悄萌芽。它讓他體味到:生活就是這樣,人生的征途中也有許多風雨,與其畏首畏尾,不如奮而進發,勝利者的微笑總是在經曆失敗之後才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