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車窗外(1 / 1)

周國平

如果哪一天我隻是埋頭於人生中的種種事務,不再有興致扒在車窗旁看沿途的風光,傾聽內心的音樂,那樣便辜負了人生這一趟美好的旅行。

小時候喜歡乘車,尤其是火車,占據一個靠窗的位置,趴在窗戶旁看窗外的風景。這愛好至今未變。

列車飛馳,窗外無物長駐,風景永遠新鮮。

其實,窗外掠過什麼風景,這並不重要,我喜歡的是那種流動的感覺。景物是流動的,思緒也是流動的,兩者融為一體,仿佛置身於流暢的夢境。當我望著窗外掠過的景物出神時,我的心靈的窗戶也洞開了。許多似乎已遺忘的往事,得而複失的感受,無暇顧及的思想,這時都不招自來,如同窗外的景物一樣在心靈的窗戶前掠過。於是我發現,平時我忙於種種所謂必要的工作,使得我的心靈的窗戶有太多的時間是關閉著的,我的心靈的世界裏還有太多的風景未被鑒賞。而此刻,這些平時遭到忽略的心靈景觀在打開了的窗戶前源源不斷地閃現了。

所以,我從來不覺得長途旅行無聊,或者毋寧說,我有點喜歡這一種無聊。在長途車上,我不感到必須有一個伴讓我閑聊,或者必須有一種娛樂讓我消遣。我甚至舍不得把時間花在讀一本好書上,因為書什麼時候都能讀,白日夢卻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就因為貪圖車窗前的這一份享受,凡出門旅行,我寧願坐火車,不願乘飛機。飛機太快地把我送到了目的地,使我來不及寂寞,因而來不及觸發那種出神遐想的心境,我會因此感到像是未曾旅行一樣。

航行江海,我也寧願搭乘普通輪船,久久站在甲板上,看波濤萬古流湧,而不喜歡坐封閉的豪華快艇。有一回,從上海到南通,我不幸誤乘這種快艇,當別人心滿意足地靠在舒適的軟椅上看錄像時,我痛苦地盯著艙壁上那一個個窄小的密封窗口,真覺得自己仿佛遭到了囚禁。

我明白,這些僅是我的個人癖性,或許還是過了時的癖性。現代人出門旅行講究效率和舒適,最好能快速到把旅程縮減為零,舒適到如同住在自己家裏。令我不解的是,既然如此,又何必出門旅行呢?

如果把人生譬作長途旅行,那麼,現代人搭乘的這趟列車就好像是由工作車廂和娛樂車廂組成的,而他們的慣常生活方式就是在工作車廂裏拚命幹活和掙錢,然後又在娛樂車廂裏拚命享受和把錢花掉,如此交替往複,再沒有工夫和心思看一眼車窗外的風景了。

光陰蹉跎,世界喧囂,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閑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隻是埋頭於人生中的種種事務,不再有興致扒在車窗旁看沿途的風光,傾聽內心的音樂,那樣便辜負了人生這一趟美好的旅行。

作者簡介

周國平,上海人,哲學碩士、博士。西南政法大學教授。198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著有隨感集《人與永恒》、《尼采與形而上學》、詩集《憂傷的情欲》、《隻有一個人生》、散文集《善良豐富高貴》等。其散文長於用文學的形式談哲學,虔誠探索現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視觀照心靈的曆程與磨難。

【心香一瓣】

工作和娛樂都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應相互交融,而更多的人是把它們截然分開,拚命地工作,然後拚命地揮霍和娛樂。

殊不知,這樣容易走向極端,要麼累死,要麼樂死。

如果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搭乘時間列車旅行的遊客,那麼最美的風景應當在車窗外,而不是車廂內的擁擠和忙碌。“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風物長宜放眼量,欲覽無限風光,當放寬視野,切莫讓眼前的紛雜事務蒙蔽了你欣賞遠處風景的雙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