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如果死是從這裏遷移到另一個地方,這個說法如果正確,那麼所有的死人都在那裏。判官啊!那又有什麼是比這個更偉大的幸福呢?因為假如死者到了陰府,他就可以擺脫掉那些把自己偽裝成法官的人,而看到真正的法官在黃泉當裁判,像彌諾斯、刺達曼提斯、埃阿科斯、特裏普托勒摩斯,及其他一些半神半人,跟他們活著的時候一樣。難道說這種遷移很可悲嗎?而且,還可見到像俄耳甫斯、穆賽俄斯、赫西俄德及荷馬等人。如果真有這回事,我倒真是希望自己常常死去,對我來講,寄居在那兒更好,我可以遇見帕金墨得斯、忒拉蒙的兒子埃阿斯,及任何一個被不公平處死的古人。拿我的遭遇與他們相比,將會使我愉快不少。
但最大的快樂是花時間在那裏研究每個人,像我在這裏做的一樣,去發現到底誰是真智者,誰是偽裝的智者。判官們啊!誰會失去大好機會不去研究那個率領大軍對抗特洛亞城的人?或是俄底修斯?
或是西緒福斯?或是其他成千上萬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我們經常會提到的人。跟他們交談、聯係,問他們問題,將是最大的快慰。當然了,那裏的法官是不判人死刑的,因為住在那裏的人在其他方麵是比住在這裏的人快樂多了,所以他們是永生不朽的。
因此,你們這些判官們,要尊敬死,才能滿懷希望。要仔細想想這個真理,對一個好人來講,沒有什麼是罪惡的,不管他是活著還是死了,或是他的事情被神疏忽了。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並非偶然,對我來講,現在死了,即是擺脫一切煩惱,對我更有好處。由於神並沒有阻止我,我對置我於死地的人不再懷恨了,也不反對控告我的人,雖然他們並不是因這個用意來判我罪、控告我,隻是想傷害我,這點他們該受責備。
然而,我要求他們做下麵這些事情,如果我的兒子們長大後,置財富或其他事情於美德之外的話,法官們,處罰他們吧!使他們痛苦,就像我使你們痛苦一樣。如果他們自以為了不起,其實胸中根本無物時,責備他們,就像我責備你們一樣。如果他們沒有做應該做的事,同樣責罰他們吧!如果他們這麼做,我和兒子們將自你們的手中得到相同的公平待遇。
已到了我們要分開的時刻了——我將死去,而你們還要活下去,但也唯有上帝知道我們中誰會走向更好的國度。
作者簡介
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臘哲學家,雅典人。他認為哲學的目的是認識自己,研究自己和心靈,指導人們的生活。他無著作傳世,其言行均輯於弟子柏拉圖的《蘇格拉底言行回憶錄》。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以“瀆神違教”之罪被控處死。這是蘇格拉底臨終前的演講,係柏拉圖所記。
【心香一瓣】
蘇格拉底不愧是人類哲學史和思想史上的大師,臨死前還能如此從容地和敵人談論真理。
信念是一個人靈魂的支柱。蘇格拉底的從容,源於他對正義力量的堅信,源於他直麵真理的勇氣和無畏。這篇臨終辯詞對雅典統治者進行了無情的嘲諷,正義之氣令人蕩氣回腸。
由於曆史的局限,真理未必能及時顯示出它的光芒,但真理終究會戰勝邪惡。為真理而赴湯蹈火,為理想而不懼犧牲,終會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