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葛底斯堡演說(1 / 1)

[美]亞伯拉罕·林肯佚名譯

我們要使國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87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個大陸上創立了一個新國家,它孕育於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來平等的原則。現在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戰,以考驗這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孕育於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則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我們在這場戰爭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集會。烈士們為使這個國家能夠生存下去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來到這裏,是要把這個戰場的一部分奉獻給他們作為最後安息之所。

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應該而且是非常恰當的。

但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這塊土地我們不能夠奉獻,不能夠聖化,不能夠神化。那些曾在這裏戰鬥過的勇士們,活著的和去世的,已經把這塊土地聖化了,這遠不是我們微薄的力量所能完成的。

我們今天在這裏所說的話,全世界不大會注意,也不會長久地記住,但勇士們在這裏所做過的事,全世界卻永遠不會忘記。毋寧說,倒是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應該在這裏把自己奉獻於勇士們已經如此崇高地向前推進但尚未完成的事業。倒是我們應該在這裏把自己奉獻於仍然留在我們麵前的偉大任務——我們要從這些光榮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獻身精神,來完成他們已經完全徹底為之獻身的事業;我們要在這裏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死者白白犧牲;我們要使國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作者簡介

亞伯拉罕·林肯(1809—1865),美國第16任總統。他雖沒有受過係統的教育,但是通過自學,涉獵了有關法律、文學、修辭學及曆史等方麵的書籍。1834年至1840年4次當選伊利諾伊州議員。1838年公開反對奴隸製,成為州議會輝格黨的領袖。

1847年當選為美國國會眾議員。1860年當選為總統。1864年11月再次當選為總統。1865年4月遭刺殺逝世。

【心香一瓣】

葛底斯堡戰役,是美國內戰中最艱苦卓絕的戰役,該役最後以南軍被迫撤退,北軍勝利告終,雙方傷亡人數達數萬。這是南北戰爭的轉折點。林肯總統1863年11月在葛底斯堡國家公墓落成典禮上發表了這篇著名的演說,讚美了那些作出最後犧牲的人以及他們為之獻身的理想。

通篇思想深刻、行文嚴謹、語言洗練,是演講辭中的典範。尤其是最後四個“要”,層層遞進,催人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