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 子 “……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1 / 3)

引子

《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

——題記

(1)

壇州市提出“城市東擴”的戰略構想,壇山村被納入了新城區的規劃藍圖。當村民們還茫然不知的時候,這個消息卻不脛而走。昔日這片冷寂的土地一夜之間吸引了眾多眼球,無數雙炙熱的目光聚焦,比這個夏季的陽光還毒,將這片土地烤得賽似一爿熱炕。官員們那高瞻遠矚的目光裏,是土地上滾滾而來的財政收入;開發商那趨利的目光裏,是土地上堆起高樓般的金錢;農民們那現實的目光裏,不再是一茬茬糧食蔬菜,而是土地給他們帶來的最後一次回報。土地,登上了利益的天平,隨著砝碼的加減在不停地跳舞。泥土的氣息不再芬芳,隱隱散發出一股銅臭,一股殺氣,還有一股血腥。

泥土裏幾股氣體雜陳,釀久了就要爆,果然,就出了大事!

這天夜裏,壇山村幾十口子村民突然遭到一夥人的襲擊,打人的凶器不光一把粗的棍棒,還亮出二尺長的大砍刀。

血案前,有一連串的凶兆,仿佛已經預示著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冥中注定。

自打進入中伏,老天爺就不正常,活脫脫像個更年期的女人,陰晴易變,喜怒無常,一陣燥勁兒上來把人蒸得水汗不分,一陣冷風吹來就是一場雷雨。

這天夜裏,壇山上空烏雲驟聚,越聚越黑,黑得深不見底。突然,壇山周圍狂風大作,把山上山下的樹木摧得前仰後合。緊接著,“唰”的一道閃電,仿佛扭動軀體的巨蛇,“嘎”的一聲驚雷,劈落了漫天黑雲,“嘩——!”通天徹地的雨幕籠罩了整個壇山。

這時,在風雨雷電之中,那種怪異的現象就發生了——從壇山深處發出一陣陣怪戾之聲,猶如萬馬奔騰戰鼓齊鳴,猶如兩軍廝殺衝鋒呐喊,猶如人死前的慘叫,猶如厲鬼的哀嚎,一陣緊似一陣,令人毛骨悚然。一道利閃,像一把鋒利的劍,由上而下直刺壇山,“轟隆隆”,壇山又塌陷了數丈寬!

壇山人一直深信不疑,這種怪象一旦發生,必定要有禍事發生。

(2)

壇山,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個巨大的土堆。

“牛皮不是人吹的,高山不是土堆的”,這句俗話被古老的壇山給顛覆了。看看山南那個上千畝的大坑——壇湖,便確信這壇山就是取土堆起來的!

壇山長約六裏,寬約三裏,高約七十二丈,在一座真的高山麵前這簡直算不得什麼,可在這光禿禿、莽蕩蕩、一望無垠的千裏大平原上,凸兀而立,雖沒有高山仰止之感,卻不得不叫人在震驚之餘產生匪夷所思。

關於壇山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也演繹出不少神奇詭道的故事。一說是古代帝王或諸侯用於祭祀的神壇,要不怎麼叫壇山呢?相傳,這壇山自古祭神靈敬天地,若遇月黑風高之夜,常常能聽到眾鬼哀號。月明風清之夜,還偶有神靈顯現。百姓如得了不治之症,在這樣的夜裏虔誠地跪在壇山腳下,閉著眼許個願,順手抓一把泥土包起來,回家衝服便能見效,因為那是神仙恩賜的靈丹妙藥。一說是古代帝王或諸侯的陵墓,說白了就是一座王家的大墳,這裏麵還陪葬著無數珍奇異寶。相傳有人在一個掃帚星下凡的黑夜裏,隻見一道異光直射壇山,壇山透明了一般,頓見壇山裏麵一個金棺玉槨裏躺著一個人,周圍那些寶物啊……

由於壇山曆史久遠,諸種說法無據可考。明朝嘉靖年間的《壇山縣誌》也不過有寥寥數百字的記載:“壇山位立城東六裏許,隔壇河相望。昔黃帝與炎帝戰,炎帝敗於牧野,兩部言和。炎帝受黃帝命,開疆拓土。穿太行東麓渤海以西莽野千裏,行至山東,與東夷蚩尤族遇,敗而北逃。尤神力也,勇武可奪三軍。遂率師北伐,欲一舉而絕黃帝。至此地,惡戰數十日不果。尤遂請風伯雨師來助,縱大風雨,再勝炎帝。《山海經?大荒北經》有載,‘蚩尤作兵,伐黃帝,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此地是焉。帝炎慘敗,逃至燕北黃帝城。黃帝出而迎戰,數月難分勝負。於涿鹿水淹蚩尤,殺尤並俘其眾。黃帝懷柔,追思將士,至此祭奠。但見莽野千裏,屍陳相疊,遂命取土掩埋。掘而成湖,聚而成山。……祀後,顧望千裏沃野,遂遣族人在此墾荒居守,始有著民。……”這便是壇山形成的最早文字記載。由此,“黃帝築壇”一說也就占據了主流。據此而言,當年以遊牧為主的黃帝部落,四處征戰,開疆拓土,在燕山北部與炎帝的農耕部落發生衝突,爆發了曆史上有名的“牧野之戰”,炎帝戰敗臣服,受命南征。穿過渤海以西大片荒蕪人煙的茫茫平原,一路來到南方,與山東一帶的東夷部落遭遇,吃了敗仗,勇猛善戰的東夷首領蚩尤率部追殺,開始發動了大規模的北伐,在這片開闊的平原展開決戰,數十日未分勝負。蚩尤請來了風伯和雨師兩位大神助戰,用狂風暴雨摧毀了炎帝的部眾。戰鬥空前慘烈,屍橫遍野。炎帝幾乎全軍覆滅,落荒而逃,被蚩尤一直追殺到燕山以北的“黃帝城”。黃帝率部出戰,在涿鹿與蚩尤展開了一場空前的大決戰,最後,水淹蚩尤軍,殺蚩尤,俘其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