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撐起一片天的女檢察官(2 / 2)

十二名女檢察官怎麼凝聚到一起成立了“巾幗法製宣講團”?如何輻射到鄉鎮、社區建立了八個法律服務站,把影響擴大到幾十所中小學?女檢察官們在講台上情深意切,對下一代傾注了極大的愛心,有兩萬餘名師生聆聽法製課,有無數名受到暴力侵害的婦女尋找女檢察官傾訴,並依靠她們撐腰。說起這一切,大家必然想起一位像寒夜中一堆火的女人。

那是2002年7月,剛到任不久的檢察長楊寧萍,幹了兩件比較轟動的事,第一件是目睹縣院極差的辦公環境焦慮不安,恨不能一夜改變破舊的一切。她謀劃一番,放棄休息跑錢,卯足了勁向財政爭取資金二百多萬元,硬是把新辦公樓的資金缺口補上,緊鑼密鼓蓋起一幢高科技辦公樓,使幹部順利搬進了環境優美配備先進的辦公室。

第二件是對公安機關連續起訴的兩起未成年學生團夥搶劫案予以否定。從檢二十餘年來,她養成了做事果敢敏捷的性格,這次她反複翻閱著手上的案卷,心腸有些陣陣作痛。涉嫌搶劫的十幾名孩子最小的隻有十四歲,他們大多是偶犯或是獨生子女,在成長中,犯罪的原因比較複雜,如果一次失足便一棍子將他們打死,說不定這些孩子今後自暴自棄,成為家庭和社會的重大隱患?此刻,她是檢察長更是一位母親!社會的責任與母親的慈愛交織於胸。她意識到,加強和改進青少年犯罪預防,綜合治理學校和周邊地區的治安已經刻不容緩。

在她的重視協調下,各方聯係會經過認真的討論研究後,法院對構成犯罪的幾名青少年判處緩刑,公安機關對年齡小的涉嫌青少年撤回起訴。接著,她率領黨組一班人,帶著食品去看守所與失足青少年談話,用情與法感化鼓勵他們,還出麵找教育局和學校,落實這些孩子返校完成學業的事。

檢察院挽救一幫失足青少年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巾幗法製宣講團”便是此時在女檢察長的倡議下成立的。

十二位女檢察官英姿颯爽的神情,好似茂密的映山紅一樣,閃動著奪目的光彩。女檢察長說:縣院一半是女人,打擊犯罪,保護一方平安的重任都扛在女人肩上,我們還有什麼不能做的?

在檢察長楊寧萍的率領指揮下,十二名女檢察官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圍繞“青少年維權崗”“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群眾“告狀難”,以及職業犯罪,家庭暴力等法律問題,尋找實踐與理論的焊接點,編寫出一篇篇生動有指導價值的演講稿。演講前,檢察長和宣講團的成員首先是聽眾,那一陣子,楊寧萍辦公室燈光常常是亮到深夜,她在推敲著每一個細節。這位以院為家的女檢察長,幹什麼事都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

之後兩年,適應群眾的法律需求,從預防青少年犯罪宣傳拓展到企業搞法律服務已成為十二名女檢察官的崇高追求。在辦理供電係統罪案中,她們去供電係統專門給職工上法製課,指出犯罪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的危害性,使供電係統職工深受教育,也為預防新犯罪起到良好的製約作用。

“巾幗法製宣講團”中八位是年輕的母親,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忙的很久未見自己的孩子了,孩子見她就問:“媽媽,你不要我了?”她摟著孩子哭的像個淚人一樣。她知道自己不是不盡做母親的責任,而是在檢察官的責任和母親的責任麵前,她首先要選擇檢察官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