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童年舊事(2 / 2)

回想起來,那是我的第一個真正的課堂,露天的土台子上,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清晨的天空上有時還掛著月亮。但是我是多麼害怕下雨,害怕老師生病,多麼喜歡認字,能看懂書上的故事。鄉下的孩子最懂得吃苦,早餐就是一根黃瓜,地上的土就是練字的草本。大多數孩子,放了學還要去挑一筐豬草才能回家。

好像是過了一個學期,我們這一班終於可以進那真正的教室,不用再自己提板凳了,那時的我竟也能大致讀懂媽媽從遠方寄來的短信了。記得那天上語文課,老師叫大家隨便寫篇日記,我想不出寫什麼,就把媽媽的信拿出來,改寫在本子上:

“我的爸爸媽媽去見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等了三天,毛主席本來不出來了,可是天氣好,毛主席又上了天安門,手裏揮動著一頂帽子,好多人高興得哭,媽媽的鞋子不見了,爸爸也丟了。後來媽媽聽說爸爸帶學生去了杭州,媽媽也上了火車,可是火車卻一口氣把媽媽拉到了廣州。”

裏麵的很多字是從媽媽的信上抄來的,老師讀後大驚,又念給全班同學,然後全校的人都知道了我的爸媽見過毛主席。那個年月,毛主席是紅太陽,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能見到他老人家是多麼榮耀的事!我在學校裏忽然成了“明星”,每天都有小朋友送給我剛摘的紅棗,或者石榴和桃子,還有人送給我他們家大公雞的漂亮尾巴毛。更因為我的“寫作”成績,學校特別允許我直接跳入了二年級。

快入夏的時候,外公去世了,外婆病得坐在炕上腿腫得不能下地,媽媽終於從城裏回來接我。那天,我正在村頭的白楊樹下吃同學們為我燒好的麻雀,滿嘴是泥,牙齒也染得黃黃的,身上已完全是鄉下女孩兒的打扮。媽媽看著我,從頭到腳,幾乎認不出。周圍有許多人,媽媽紅了眼睛,沒有掉下淚來。

告別村莊的時候,我坐上媽媽的自行車,將臉貼在她的後背上。很多人在村口招手,我心裏默默地說:再見了,我的小白楊,我的桃花林,我的麥秸堆,我的小學堂!我回望環繞著村子的大棗樹在風聲裏搖曳,炊煙在嫋嫋生起,耳畔傳來多麼熟悉的雞鳴狗叫,那鄉下獨有的泥土芬芳似乎已永遠留在了我的身體裏。

我忽然想哭,感覺自己從此以後不會再有童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