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0月,陳炯明賊心不死,瘋狂殺害革命群眾,形勢非常險惡。國民革命軍在工農的支持下,開始第二次東征,司令部與各縱隊奔赴前線。
東征路上炮火連天,硝煙彌漫。國民革命軍經過十多天的浴血奮戰,拿下了惠州等城市,消滅了叛軍,獲得了二次東征的勝利。
在惠州期間,冷少農認為鄭坤的表現與共產黨人的信仰相差不遠,便找機會與他交談,將其發展為共產黨員。1925年11月,經過一段時期的培養,鄭坤表現十分突出,便被吸納為共產黨員。按照周恩來的安排,鄭坤對外不公開共產黨員的身份,潛伏在何應欽身邊,利用與何應欽的特殊關係,相機做何應欽的工作。冷少農擔任周恩來與鄭坤之間的單線聯係人,承擔了重大的曆史使命。後來鄭坤與冷少農成為革命道路上的親密戰友和同誌,為黨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東征勝利後,陳賡、冷少農與李俠公被黨組織派到中共兩廣區委會任周恩來的技術書記(秘書)。其間,冷少農任黃埔軍校調查小組組長,深入軍校調查學生的思想動態,宣傳黨的革命主張,給貴州籍軍人講解馬列主義,其講演慷慨激吊,感情真摯,聽眾無不為之振奮。
不久,周恩來任國民政府東江公署行政委員長,工作十分繁重。為鞏固革命成果,積極發動群眾,武裝人民,打擊貪官汙吏、土豪劣紳,發展革命勢力,兩廣區委由張伯簡代理軍委書記,繼續開展工作。
冷少農看到國民黨人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惡意中傷共產黨人,許多有誌青年對中國的前途產生屎慮和懷疑。當時收到好友梅重光的來信,得知他在貴州辦的刊物被周西成查封,並且被捕,剛剛出獄。冷少農很是氣憤,於是寫下了《我們的將來》一禱,以激勵青年軍官們不要氣餒。其詩日:
我們的將來,無論遭何打擊,究竟怎樣劃算?
我們的手段:幹!幹!幹!
任他四周如何黑暗即使無路可走,
我們的精神:仍然愈進愈烈!不屈撓!不變換!
人們究竟怎樣劃算?
我們隻要手段不亂,
精神一貫,
前途雖是茫茫,
自然會有光明的一天。
這首詩抒發了冷少農為真理而奮鬥,為共產主義獻身的大無畏精神,並指出革命的前途就在於:用革命的手段去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
1926年5月,在共產黨的積極推動下,國民政府派遣葉挺獨立團為先遣隊,向湖南進軍,揭開了北伐戰爭的序幕。7月1日,國民政府發出《北伐宣言》,9日,北伐軍誓師北伐。冷少農、周逸群被派到北伐軍總政治部工作。
北伐軍分三路向湖北進發,冷少農、周逸群被分配在第一路軍,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鄧演達也同在第一路軍參加北伐。
北伐軍攻占湖北後,冷少農在武漢看到貴州等地告令女子,立即給妻子寫了封信,勸母親、嫂子和妻子等速去剪發,響應婦女解放的新思潮。其中一段日:"......這幾天我偶然看到貴州的報紙,得知黔省政府已布告令全省女子剪去發髻,我不勝高興,所以特別寫這封信給你,請你不要遲疑的把你的頭發剪了,做一個首創者,來為裏中的模範。......"
妻子嫻貞理解丈夫,主動與母親一起,在甕安當了回剪短發的帶頭人。
1927年4月12日,是中國革命不平凡的日子,更是中國共產黨人不能忘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蔣介石悍然發動了武裝叛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其後,汪精衛另立中央,造成寧漢玫府分立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