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孩子不是我生的(1 / 1)

苗素芬搬到三眼井大院那年,才剛三十歲出頭,還抱著一個兩歲左右的小男孩。苗素芬長得人高馬大,跟大老爺們似的,那個孩子卻白白胖胖挺招人喜歡。大院裏的人都誇孩子長得好看,苗素芬卻出人意料地扯著大嗓門兒說:“這孩子不是我生的,你們也不想一想就我這德行,能生出這麼好的兒子?”苗素芬也不讓那個孩子叫她媽,而是叫姨。

一般自己不能生育的人,領養一個別人的孩子,都千方百計瞞著,很怕萬一傳到孩子親生父母的耳朵裏,日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可是,這個苗素芬剛一來這兒,就扯著嗓子滿大院吆喝自己的孩子是領養的,這就不能不引起街坊鄰居的議論。有人說苗素芬這個人缺心眼兒,在監獄裏待了一年,把人都待傻了。苗素芬聽了這話,也不反駁,仍然扯著大嗓門兒,逢人便說:“這孩子是要來的,他的父母都是大學生,爸爸出車禍死了,媽媽出國去了澳大利亞……”

居民委員會的幹部說,苗素芬的確蹲過監獄,犯的是故意傷害罪,判了兩年刑,因為表現好,提前釋放了。那時苗素芬在居委會掃大街,每月工資二十八元錢,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拮據。

苗素芬非常疼愛這個孩子,她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可是兒子苗正每天的兩杯牛奶從來沒間斷過。眼看著兒子一天天長大,苗素芬樂得嘴都合不攏了,經常說:“這孩子,真像他的親爸親媽,將來一定有出息。”

三眼井大院住著九戶人家,老老少少三十多口,天長日久難免有舌頭碰著牙的事情,產生點矛盾是在所難免的。三眼井的大人們都明白“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這個古訓,可是小孩子們就不管這些了,這些孩子一旦跟苗正發生了摩擦,幾乎都是統一口徑,罵他是“小勞改犯”,那年月這可是比罵八輩祖宗都厲害的一句話!

每當這時,苗素芬就像一隻護犢子的母老虎似的,上去就啪啪打那個罵人的孩子兩個大嘴巴說:“小兔崽子,我讓你記住,苗正的爸爸媽媽都是大學生,不是勞改犯!”

因為打別人家的孩子,苗素芬沒少挨居委會幹部的批評,有好幾次還險些被送進派出所。可是,苗素芬卻始終“惡習不改”,隻要哪個小孩膽敢罵她兒子是“小勞改犯”,她就照打不誤。

也許是一種逆反心理,苗素芬越是這樣,那些孩子就罵得越凶。看來武力是解決不了問題了,苗素芬一咬牙,就把兒子送進了幼兒園。苗正在幼兒園裏每月的費用是二十四元,這樣一來,苗素芬每月的生活費就隻剩下四元錢了。當時,隻有那些收入比較高的雙職工的子女才有可能上幼兒園,絕大多數的孩子沒條件享受這種待遇。苗素芬一個刑滿釋放的清潔工,每月隻有二十八元的收入,也敢把孩子送去幼兒園?這在三眼井大院又是一條震天動地的新聞。

孩子上了幼兒園後,苗素芬的日子用一落千丈來形容那是一點也不過分。剩下那四元錢的生活費隻夠買玉米麵的,吃菜隻能到副食商店撿人家賣剩下的爛菜幫子什麼的。可是,每當周末苗正高高興興從幼兒園回來,說著三眼井大院裏的孩子們不知道的一些新鮮事、唱著那些沒上幼兒園的孩子不會唱的兒童歌曲時,苗素芬就樂嗬嗬地扯著大嗓門說:“這孩子有出息,不像我!”

也許是苗素芬嚐到了智力投資的甜頭,苗正從小學到高中,一直上的是那些收費高的住宿學校。苗素芬為了支付兒子越來越高的學費,她下了班之後去火車站幹過裝卸工,晚上給人家洗過衣服,甚至還賣過血……

蒼天不負苦心人,苗正終於成為三眼井大院的第一個大學畢業生,而且還是名牌大學!苗素芬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她由當年那個人高馬大的青年婦女,已經變成了一個骨瘦如柴的幹癟老太婆。大學畢業後,苗正非常真誠地對苗素芬說:“姨,我可以叫你一聲媽嗎?”

苗素芬出乎意料地突然變得靦腆起來,她非常不好意思地說:“孩子,其實我就是你的親媽!因為我曾經是個勞改犯,你爸爸又死在監獄裏……我怕你的心理受到影響,害怕你受到歧視,不利於你的健康成長,所以我就撒了個謊,說你不是我親生的……苗正,你能原諒媽媽嗎?”

苗正一下子撲進母親的懷裏,哭著喊了聲:“媽——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