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上又多了一個攤位,討錢的攤位。
越是節日越熱鬧,兒子第一次用成語造句,破天荒地得到表揚,是受了這幫乞丐的啟發。
兒子說:“節日一到,廣場上的乞丐像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當時兒子的老師半開玩笑半當真地對我說:“你兒子的語言很有文學味啊。”
老師是我同學,知道我是個作家。
但當老師的也最怕自己學生中有當作家的家長,這會令他對孩子的作文輔導找不到明確的方向。
我先得注意自己的方向,不饒舌了,還是回過頭來說說新來的這個乞丐吧。
兩條腿蜷著,上麵搭了條毛巾,從毛巾的形狀可以推測出,他的兩條腿扭麻花般纏雜在一起。
多半是小兒麻痹症,那樣的腿我見多了,會讓人心裏像纏雜著亂麻般痛苦。
這個乞丐還曉得自己有礙觀瞻,難得!一般的乞丐總是變著法兒把自己弄得無比悲慘,以博過往行人慈善之心大發,哐當哐當往鐵罐丟硬幣。
兒子喜歡聽丟硬幣的聲響,這讓他多少有點成就感。
不過兒子卻見不得自己上當,大凡是職業乞丐,休想得到他第二次的施舍。
一個人隻能施舍一次,愛心也不能濫用的,兒子跟我學舌說,我得給自己留一點愛心。
眼下,兒子就蹲在地上琢磨那個乞丐裹在毛巾下的腿。
兒子說:“我想看看你的腳,行嗎?”
乞丐拿白眼翻了一下兒子,不吭聲。
兒子亮出一個硬幣,說:“就一眼,好嗎?”
我知道兒子為什麼那麼強烈地要看一眼他的腿腳。有一次吃飯時我警告過挑食的兒子,不肯吃蔬菜的孩子患上小兒麻痹症的概率是很高的,不信你看看大街那些乞兒,都是沒蔬菜吃長成了蔬菜模樣。
兒子想看看“不吃蔬菜的人”留下的後遺症呢,也好,讓那個乞丐麻花般扭在一起的蚯蚓般的細腿震懾一下子,比我說一百遍要強。
苦口婆心是絕對換不來這樣直接視覺造成的衝擊的。
我也蹲下來,給兒子幫腔說:“你就讓他看一眼吧,我請你吃肯德基!”
“當我沒吃過肯德基啊!”乞丐忽然開了口,惡聲惡氣給了我一句。
沒趣,我怏怏站起來,衝兒子嘟噥說:“走吧,人家不願意接受你的施舍呢。”
兒子搔了一下頭說:“一元錢看一眼人家的痛苦,這個等式是不成立的,爸爸,借我五十元!”
“五十元,幹什麼呢?”
“我出五十元,他總該給我看吧!”兒子說,“我看過電視,不吃蔬菜不會得小兒麻痹症的。”
“那他蓋著毛巾幹啥?”我問。
“要不就是侏儒!”兒子肯定地說,“隻有侏儒才不肯將自己的腿亮出來。”
我正要接嘴,乞丐一把搶過我剛塞給兒子的五十元錢,說:“給你看,給你看!有毛病呢這是,你們!”
毛巾掀開了,竟是雙完好的腿,若真要說有什麼毛病,也多半是骨子裏有毛病。
“他要站直了,一定比我高!”兒子拿眼量了量,回頭衝我說。
乞丐不說話,對著陽光照了照那五十元鈔票,喜滋滋衝兒子伸出手來:“還有一枚硬幣呢?”
我一怔,說:“你什麼意思啊?”要知道,我身上就帶五十元了,準備給兒子去谘詢一下增高鞋墊的!照這情形看,先得給兒子的心理增一下高。
兒子看了看乞丐,歪著頭想了想,把硬幣丟了進去,哐當一聲脆響,嚇了我一跳,兒子說:“走吧,我不想買增高鞋墊了!”
“為什麼?”我笑了笑,很奇怪地問他。
“怎麼著我也比他高啊!”兒子拿嘴努了一下麵前跪著的乞丐。
兒子才十歲,說這話是不是太文學味了點!我想。完了再看兒子,感覺兒子骨節真的是正在拔高。
我心裏暗自慶幸了一下,兒子在拔高的同時,還能給自己留一點愛心。
很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