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藍卷 不是人間富貴花(1)(1 / 3)

采桑子 塞上詠雪花

非關癖愛輕模樣①,冷處偏佳。別有根芽②,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後誰能惜③,飄泊天涯。寒月悲笳④,萬裏西風瀚海沙。

【注解】

①癖愛:嗜愛。

②根芽:暗喻事物的根,也就是事情源由。

③謝娘:晉朝名人王凝之妻謝道韞,才識超人,後人因此稱之“謝娘”。

④悲茄:悲愴的茄聲。茄,是古代的一種行軍號角,其音非常悲涼。

【典評】

納蘭的這首《采桑子》小題是“塞上詠雪花”,與那些江南詞作相比,多了些北方塞外的豪爽,令人讀罷心中激昂感慨:我並非隻愛著雪花輕盈飛舞的身姿,也並非因為它的冷清而覺得高貴,而是因為它的高潔是任何人間的富貴花都無可比擬的。自從謝娘故去,還有多少人可以真正了解它、疼惜它呢?雪,在塞北天涯孤寂地飄零著,睹盡了寒月,聽遍了胡笳的悲愴,被淒厲的西風與悲涼的黃沙輪番擊打著。

納蘭生活在官宦之間,非常清楚皇族內幕,而護駕皇帝出巡又讓他有體恤民情的機會。因此盡管他是富貴出身,從小在朱牆紅樓裏長大,身為皇帝近臣、貴胄的八旗子弟,納蘭卻絲毫沒有那些紈絝子弟身上的不良之風,他視名利如糟粕,看金錢如糞土。他之所以詠雪,就是為抒發自己“不是人間富貴花”的感歎,顯示出了他出淤泥而染的高尚情節,同時也透露了他不貪圖名利地位,厭倦官宦生活的心情。

納蘭的詞就像冬日爐中跳躍著的一豆火苗,整個屋中都洋溢著溫暖,瞬間就能化寒冷於無形。這份灑脫和高雅是不屬於俗世的,也是納蘭一向的標簽,正是如此超脫俗世的氣節,使得納蘭從不貪圖名利。盡管他是富家公子,他的父親就是有權有勢的權相明珠,而他自己也深得皇帝的寵信,可他認為這富貴出身是人生的累贅,而並非上天的眷顧。。

納蘭看不起別人貪戀的榮耀,那無非是些過眼煙雲,再多的榮華富貴與他的自由之心比起來,都是相形見絀。他的眼光太犀利,當皇帝身邊的護衛,難道就算是前途光明嗎?一直以來,皇帝的恩寵令納蘭鬱鬱寡歡,對自己而言,到底這份恩寵有多重要?自己得到了這些寵信難難道就可以修複內心的蒼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雪花飄到掌心,化作小小一泓冰涼的水,這雪好像納蘭那顆高潔的心,假如非要去承擔這俗世一星半點的汙穢,那他寧可化成水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納蘭終日見慣了官宦生活中的勾心鬥角和權利相爭,這就使得他日益厭倦做這個可有可無的禦前侍衛。納蘭心中的鴻鵠壯誌無法伸展,所以他的內心慢慢生出了拋棄富貴之心,從他的詞裏就可以看出這一點,牡丹那麼雍容華貴的花他不愛,卻唯獨讚揚雪花這般清冷的矜貴之花。

這個才子擁有著最豪放不羈的靈魂,他渴望融入天地的盡頭,也渴望著上天的眷顧疼惜,可上天始終也沒有給他這個機會。納蘭的畢生追求,也隻是那一片片的雪花,隨意的回眸一瞥,然後,伴隨雪花的紛揚入地,一首埋進了這千裏塞外的土地裏。

采桑子

彤霞久絕飛瓊字①,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②眠不眠。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③。靜數秋天,又誤心期③到下弦。

【注解】

①飛瓊:指許飛瓊,後世代指仙女。

②玉清:原指仙人。陳士元《名疑》卷四引唐李冗《獨異誌》謂:“梁玉清,織女星侍兒也。秦始皇時,太白星竊玉清逃入衙城小仙洞,十六日不出,天帝怒謫玉清於北鬥下。”此處是指所思念的人。

③數:等待。

④心期:心願、願望。

【典評】

這首《采桑子》借寫景而抒發心意,說的是納蘭在深夜難眠時想念表妹的悲淒情緒。

而“字”指書信,已經好久沒收到來信了。接著是非常自然的過渡:人在誰邊?人在誰邊?這個疊句充分地表現了納蘭心中的焦躁,以及那無法藏匿的憂鬱。

此處的玉清代指皇宮。又是一個無眠夜,納蘭披衣立在風中,心中愁思不斷湧來:已經好久沒有收到你從宮裏的來信了,我不在你的身邊,宮中的生活還好嗎?你是不是也像我對你的思念一樣,也在悠悠年華中難斷相思呢?這首納蘭詞充分表現了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在上片的天上描寫,充滿了一種虛無感,表現了納蘭為情所困的愁緒,令人無不動容。

轉至下片,納蘭將視野從天上拉回到人間,用“香銷被冷殘燈滅”開篇,燃盡的香,冷冰冰的被子,那燈火也就要熄滅了,所有一切都是身邊真真切切的事。這一切都在提醒納蘭,夢已醒,現實悲冷,愛人早就離開這裏,你癡情地思念著她的一顰一笑,而她早已是那高牆深院中的金絲鳥。

“靜數秋天,靜數秋天”,秋日清冷,納蘭心中的思念沒有盡頭也無法實現,回過頭,屋中那淒清的景象,更加提醒著他,誓言已逝,美好的過去也早巳隨著時光而去,除了那刻骨的疼痛外,這個秋日別無其他。

因此,納蘭隻好在最後感歎:“又誤心期到下弦”。再也無法與心愛的表妹相守,再也無法看到表妹的笑靨,就算擁著回憶入睡,再醒時,還是隻有秋水一樣冷清的空氣陪伴,讓人不由地流下思念的淚水。

“心期”是心中的願望,而“下弦”是指下弦月的時候,納蘭覺得相聚的日子即將要來到,可日子漸漸過去,遙遙無期,想來人生就像月圓月缺一般。

這首納蘭詞,將詞人的思念苦、相愛苦、相守苦和離別苦一並道盡,悲淒婉轉,令人愁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