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娤不由懊惱不已,走上前去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攝大乘論》。
翻看良久,隻覺得文中之意晦澀難懂,兼且其中混雜梵文,直看得他頭昏腦脹,叫苦不已。
玄娤連忙將書放下,又隨手抽了一本,一看封頁還是《攝大乘論》。
玄娤一愣,又將右下角內一本書抽出一看《攝大乘論目錄》。玄娤驚詫不已,又連續在書架上抽出幾本,皆為《攝大乘論》、《觀攝論》、《攝論心得》。
玄娤被“攝論”二字逼得幾欲發瘋,見整個書架皆是與之相關之籍,連忙跑到另一書架前抽出一本《俱舍論》。
玄娤見並無“攝論”二字,放下心來。
觀得片刻,玄娤忽然一臉怪異之色,又隨意抽出一本書來,見封頁上還是寫著《俱舍論》,大叫一聲,又跑到另一個書架前抽出一本《婆沙論》。
他已然知道其中規律,一個書架之內所擺放的都是相關之籍,隻要抽出一本就能得知所放的究竟是何佛經。
玄娤皺眉翻看半響,隻覺越瞧越糊塗,又到另一個書架前抽出一本《毗曇》,匆匆一覽,隻覺得心灰意冷,再也看不下去了。
玄娤跌跌撞撞來到一堆書卷旁,俯身拾起一本《涅槃》。
翻開第一頁,見其上全是梵文,他再也堅持不住,大喊著要逃離這個地方。
玄娤急於逃跑,慌不擇路,一不小心竟被絆倒,迎麵撞上一堆佛卷。
玄娤被埋於書下,隻感覺沮喪、傷心、酸楚、懊惱、焦急……如排山倒海般不斷襲來,若不是他兩世為人,一日之內遭受如此多打擊,隻怕此時他就要放聲大哭。
良久,玄娤微感窒息,此時他也已冷靜下來,連忙將書卷扒開,欲重新振作精神,再做打算,忽見左手之內拽著一副畫卷,不知畫的是哪位菩薩的法相,其下還寫著密密麻麻的梵文。
玄娤猜想大概是介紹這位菩薩的生平佛跡,又見右手攥著一本小冊,已被他弄皺。
玄娤將小冊折疊打開一看,見上書《金剛佛魔記》幾個歪歪扭扭的小字,料想定是哪個小和尚無事惡作劇,寫下此文放在這裏。
玄娤一時來了興趣,反正其它佛經典籍他也看不懂,索性在此休息一下,收拾心情。
玄娤認真閱完,發現此書是由一個個小故事構成,講述了一位法師在修行路上,降服了各種妖魔鬼怪,最後功德圓滿,被如來封為了“降魔金剛”的故事。
隻是這《金剛降魔記》言辭甚是含糊,每每到了關鍵時刻便一語帶過,並且時有斷章,法師之名經常更換,看來並非出自一人之手。更有甚者,將菩薩、羅漢等佛教神跡傳說,換成自己,粘貼上去。
玄娤嗬嗬一笑,正欲離去,忽然想到以前法明為驅除他的夢魘,將佛經編成故事講給他聽,既然法明認為有效,那麼是否可以效仿,尋找出每一個佛教典故,此處乃藏經樓,藏書豐富,又有眾多高僧手劄日記,再結合佛經,印證佛理。
玄娤思路漸漸清晰,決計由淺入深,一一印證,不過當務之急便是先要搞清楚佛教的神話人物,了解每位菩薩的生平佛跡。畢竟每一位菩薩都是集佛法大乘者,所言所行,無不透露著無上佛理。
玄娤重又回到一樓,見窗外已經紅日西斜,此時藏經樓內依舊隻有他一人而已,並未太過在意,徑自走向深處,尋找典籍。
如此過了三日,藏經樓內也終於有其他僧人到來,不過從早到晚也隻有寥寥幾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