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觀音道場(1 / 2)

結言草誓身還在,雨打風霜浪打船。半載憂傷半載外,心隨彩夢萬裏來。玄娤站在岸邊,遠遠地望著那如一尊仰臥的觀音,安靜地躺在碧波之上的落伽山,心中的激動之意,就如眼前這蓮花洋一般,翻騰繚繞,開出朵朵白蓮來。

半年了,自他決計要來落伽山尋找觀音菩薩以來,已經足足半年有餘了。那夜他乘著龍鳳琉璃輦回到皇城,徑直尋著太宗道:“我要前往落伽山,尋找菩薩。”

太宗初時以為他與自己說笑,但見他一臉認真的模樣,忙又以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做計較為由拒絕了他。

待到了第二日,太宗遣人時刻守在他身邊,不許他離開皇城,又日日前來勸說,許以承諾,希望他打消尋找菩薩的念頭。

玄娤覺得奇怪,在萬佛大會之上太宗還十分支持自己,可為何一轉眼便處處為難。玄娤見他無意幫助自己,以絕食相挾,逼其放自己離城。

玄娤絕食三日,滴水不進,太宗見他心意已決,不願再看他折磨自己,親自挑選出大批精銳侍衛與他一起同行,護他周全。

而玄娤得令,與眾侍衛渡過黃河,橫過長江,穿山越澤,馬不停蹄,一路南下。

如此趕路,就連訓練有素的皇宮侍衛都有些吃不消,更何況他一個七歲小孩,若不是他意誌堅定,以及醫官的妙手回春,有好幾次他都差點一病不起。

玄娤不忍心見眾人陪他一同受苦,讓侍衛彙報完他的行程之後,便不要再行回來,如今半載過去,他的身邊隻剩下了三名侍衛而已,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馬上便能達到落伽山,尋著菩薩了。

玄娤與侍衛乘船渡過平靜的蓮花洋,踏上落伽山的土地,隻見四周氤氳繚繞,安靜祥和,瑞氣衝天,鳥獸遇人不驚,身在其中猶如置身於夢境一般,令人流連忘返。

正中間,一座五色寶山,獨插天峰,祥光籠罩,朦朧顯映,其上一條青石板路,似乎直通山頂,道路兩旁千花齊放,百草飄搖,風搖樹曳,紫竹連片,日映金蓮。

玄娤興奮不已,眼中隻有山頂那若隱若現的觀音寶殿,琉璃瓦牆,快步沿著山路向山頂跑去,侍衛見狀顧不得欣賞美景,叫了一聲三藏法師,急忙跟上。

玄娤在山路上奔跑許久,隻覺身體越發輕快,好似要飄起來一般,一點也不覺得累,正在他滿心歡喜之時,忽聽身後傳來侍衛們微弱地叫喊聲道:“三藏……三藏法師……等等我們……”

玄娤聞聲止住腳步,回頭望去,隻見山下的氤氳之氣越發濃鬱,已看不見來時的路,而他隻能隱約看見侍衛們的身影。

玄娤察覺不對,向後退去,大聲呼喊侍衛們的名字,試圖用聲音來引導其尋找自己,可一步踏下,他才發覺自己似乎來到了另一個地方,腳下已沒有了青石板路,四周白茫茫的一片,隻聽見侍衛的聲音從四麵八方傳來,猶如就在耳旁,卻不見一個人影。

玄娤凝神傾聽許久,決計從聲音離自己最近的一人尋起,確定了一個方向後小心行去,但走了許久,隻聽聲音離他越來越遠,而這條路仿佛並沒有盡頭一般。

玄娤又按原路返回,見山頂的氤氳之氣也越來越厚,正緩緩向他壓來,他不由得心急如焚,若被這氤氳之氣包圍,那他就再也無法走出這個困境,也無法到達山頂,見著觀音菩薩。為今之計也隻有乘霧氣還未合攏之時,先行衝出,一氣跑到山頂,而照先前看來,若是繼續往上,便不會進入那片奇異空間,而若是退後或駐足不前,便迷失在白霧當中。可如今侍衛們還在被困在其中,自己丟下他們不顧,若是永遠無法出來,那可如何是好。

玄娤心中越發焦急,眼見著白霧越來越近,就要將他吞沒,玄娤閉上雙眼,決意還是衝向山頂,今日若不能成功,他日不知何時才能見著菩薩,況自己到了山頂,尋到菩薩,可以央求菩薩將他們救出。

就在玄娤做出決定之時,忽聽侍衛們興奮的呼聲道:“哈哈,我尋著三藏法師了,哈哈哈,我尋著三藏法師了……”而此時玄娤已閉上雙眼,捂住雙耳,一頭紮入了白霧之中。

一陣耀眼的白芒閃過,四周的氤氳之氣消失,隻見玄娤等四人站在山路之下,羅文石前,正一臉呆滯地望著前方。

那三名侍衛回過神來,見自己俱拉著同伴的手不放,大叫道:“怎的會是你,先前我明明不是抓著三藏法師的嗎?”忽又想起方才那一幕來,不由得心有餘悸,打了個冷顫。

玄娤回過神來見自己已在山腳之下,料想之前那一切皆是菩薩的試煉,為了檢驗他是否誠心。

轉過身來,玄娤對著那三名侍衛道:“如今我已到達落伽山,你等且先回去向陛下複命,不要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