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國南端丘陵起伏連綿萬裏,在這叢山遍嶺之中無數商道交錯溝通穿插在其中。而其中一隊百餘人的商隊正趕馬拉車,風風火火地行走在途中。帶頭一人方臉高額,一臉絡腮須根剛毅威猛,居然是顧熙。
原來當天寅武軍在碧螺島上接受龍宮待遇等待顧歸海之時忽然收到橫江城總部傳來的飛符傳書,得知酆國派重兵鎮壓寅武軍,寅武軍寡不敵眾隻得棄城退回三山老本營,也幸虧退得及時傷亡不多。但是以防朝廷捕風捉影探得三山老本營之所在,所以暗地移師到書麓山下暫避鋒芒,以免再生變故於是召顧熙等人火速前往彙合。得此急訊,顧熙連忙讓碧螺島島主傳話給龍王讓他盡快將顧歸海送回來,因此老龍王在九龍壁才這麼急著讓顧歸海回去,不然還真想讓他在龍宮多呆幾天。
在此風口浪尖,顧熙也不想節外生枝,於是出了東海再借道南海從酆國南岸上岸之後便讓眾人打扮成尋常商隊模樣押送著從唐虎手上的得來的錢財,尋著些比較偏僻的商道馬不停蹄的趕往書麓山,希望以最不顯眼的方式最快地趕到彙合地。
細細算起離了龍宮至此也已經過了十天了,在這段期間內,顧歸海得空便按照“煩惱麟”記載之法修煉潮息訣,有時候遇到問題的時候他也曾請教過顧熙,奈何龍宮的潮息訣與尋常練氣法門大相徑庭,是以大部分情況下顧熙也是愛莫能助,隻能跟他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不能給予他修煉上的指導。
畢竟潮息訣是龍王傳授與他的龍宮秘法,而且龍平在送他回去的時候也叮囑過他不要私下將潮息訣的修煉法門告知他人,所以顧歸海也不好與顧熙共同研習潮息訣,隻好自己慢慢摸索嚐試。雖然修煉的時間不長,但也算是初窺門徑,現在他已能隨心所欲的操縱體內微弱的元氣自由流動。
練氣是增強並且控製元氣的方法,也是修煉武術的根本。
一般的練氣之術都會將各處經脈生發出元氣彙聚到丹田氣海,再通過氣海統領全身元氣,丹田即是元氣營養生息之所也是元氣調度指揮之官。
而潮息訣另辟蹊徑,並不將元氣局限在丹田之中,而是讓元氣流轉充盈於經脈之內,將人體經絡血脈比作大海,元氣就像大海洋流川流不息,從不固定在一處,而是在經脈之海中肆意馳騁,此漲彼退潮汐起落,此消彼盈海潮頓生。其要義在於元氣流暢自如無拘無束,元氣周轉如潮汐起落,此起彼伏此盈彼落。
水流高低落差造就海潮流轉奔騰,最終成就潮汐大能。潮息流也是同樣的原理,通過控製元氣的流動以造成經脈之中出現元氣的空缺和落差,使經脈中充盈的元氣流轉補充到不足之處,從而可以引發元氣的快速流動,元氣的落差越大,補充流動的速度也就越快,元氣流動的速度越快相應產生的能量也會越大。
使用潮息訣之人流縱使元氣稍遜,但隻要元氣流動得當,流速足夠迅捷,其產生的力量依然能夠以弱勝強。好比幼細的箭如果速度夠快依然能夠洞石穿鐵,威力絲毫不亞於百斤開山巨斧。
盡管顧歸海至今遠遠未及一念即起氣若奔洪的境界,但僅僅十天便從一個對武道一竅不通的門外漢變得能夠將元氣自如流動也實屬不易了。再加上顧熙也不時傳他一些粗淺的武術招式,顧歸海配合著招式將“潮息訣”活學活用,修煉雖苦也甚是不亦樂乎。
昨天寅武軍一行人已過了三山交界,今天也總算是快要趕到了書麓山山腳了,大家想到即將要和闊別了數月的同伴再會盡皆興奮不已,也隱隱有些擔憂之前與朝廷交戰到底損傷了多少兄弟。不知覺間大家都加快了腳步,想要看看並肩作戰的隊友到底是喜是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