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類似道士救人,宣揚鴻鈞的事情可謂多不勝數,但三藏都隻是看看,並不作反應。他沒有金睛火眼,無法識出那些道士是否為妖怪所變,所以也不好動手,免得錯殺無辜。
不過,令他憂心的就是如今有很多地方都立起了鴻鈞廟,百姓不再信佛,信起道來。可這樣也無所謂,隻要是為眾生好,信佛信道皆一樣,可這信鴻鈞,卻是令他頭疼不已……
“如果沒有猜錯,這鴻鈞定為妖族巨擘!如此大量掠奪信仰香火,也不知是要做什麼……”三藏心情沉重,感覺這其中,牽扯了太多。
事情一件接一件,讓他有些頭疼。
坐在祥雲上,心神都無法沉靜,隻能加快速度趕往流沙河。如此,夕陽已落,明月初升之時,總算趕到了兩界山。
兩界山,因兩點而聞名於世,一,此地位於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的交界處,二,此地在五百多年前曾降下一五指山,乃鎮壓齊天大聖的地方!
這是他和悟空初識之地,上次與如雪前來,因修為不夠,便不敢在此停留,而這次,自然是要看上一看了。
五指山在悟空破開封印時便已炸裂,原地山石嶙峋,雜亂不堪。三藏在此落坐許久,想起當年,唏噓不已。
那時自己可謂不知天高地厚,以凡人之軀便妄想跨越萬裏山河,前往大雷音寺求真經,如無幾位徒弟,自己還不知能否出得南瞻部洲。
“普渡眾生,連自己都渡不了,何談渡別人?”星光點點,三藏若有思索地看著天空,眼睛不覺濕潤起來。
如今,隻有在晚上看天空,才能認出這是一片天空……
長長歎息,淹沒在風中。三藏離開了這裏,當然,離開時還看了一眼未曾去過的兩界山。而他卻恍然未覺,兩界山內,似乎有一雙猩紅的眸子……
此地距離流沙河,已是不遠。架起祥雲不過一炷香功夫,便趕到了流沙境。夜間,風大,也因此流沙河水不停翻湧,連月光都無法平穩的倒映。
三藏駐足,猶豫了許久,才決定先在水麵呼喊。畢竟如果貿貿然下水,悟淨一陣瘋狂,發起難來,那他可不是對手。想罷,三藏便縱身飛到河中央處,施起佛門獅吼功,便朝水下大喝三聲:“悟淨,悟淨,沙悟淨!”
三聲喊罷,河內毫無動靜,對此,三藏釋然。悟淨雖瘋,但卻未傻,重傷之身隻有躲在流沙河底方為上計,若是被人一喚便上岸來,隻怕還得受埋伏。
看了看四周,見無人,三藏便念起避水咒,撲通一聲,跳入了河內。流沙河底漆黑一片,礁石密布,暗流湧動,如對此地不熟,貿然下水怕是危險。手中捏起一印,金光撲騰而起,好似燭火一般,在這水下神奇無比。
如此,借著光芒,未過片刻,三藏便是按照記憶,到了當日遇到沙僧的河段。
到了這裏,三藏便直接盤坐在地,以獅吼功誦起波若波羅密心經:“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