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評女傳巧姐慕賢良玩母珠賈政參cān聚散)
馮紫英是世家子弟,神武將軍馮唐之子。“馮唐”這個名字,代表著建功立業的機會,也許此處是調侃吧。馮紫英是位公子哥,愛玩、愛樂、愛交遊、愛熱鬧,交際廣泛,剛直率真。他也是書中的一個次重要人物,總是在關鍵的時候出現,起到了串聯故事的作用。
第一次出場見《第十回張太醫論病細窮源》,寧國府秦可卿病重,他把儒醫張友士推薦給賈珍。有人說這代表他很熱心,我倒覺得這很正常,賈府正是鼎盛時期,換成哪個人都會幫助找名醫。
第二次出現特別有意思,見《第二十六回蜂腰橋設言傳心事》:
小廝來回(稟報)“馮大爺來了”……薛蟠等一齊都叫“快請”。說猶未了,隻見馮紫英一路說笑,已進來了……薛蟠見他麵上有些青傷,便笑道:“這臉上又和誰揮拳的?掛了幌子了。”
馮紫英笑道:“從那一遭把仇qiú都尉(仇軍長)的兒子打傷了,我就記了再不慪氣,如何又揮拳?這個臉上,是前日打圍,在鐵網山/叫兔鶻hú(鷹)捎shào(被東西的邊角掠擦。北方讀shào或sào)一翅膀。”(見第二十六回)
讀者們一定還記得以上情節,這期間薛蟠還大作黃色詩歌。馮紫英敢和軍長的兒子揮拳打架,一是說明豪邁,二是說明家中勢力不小。
第三次見《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還禱福,“一時,鳳姐兒來了,因說起五月初一日(此為陰曆)在清虛觀guàn打醮jiào(求福禳災)的事來”:
賈母方說:“……我不過沒事來逛逛。”一句話沒說了liǎo,隻見人報:“馮將軍家有人來了。”原來馮紫英家聽見賈府在廟裏打醮,連忙預備了豬羊香燭茶銀之類的東西送禮。鳳姐兒聽了,忙趕過正樓來……接二連三……世家相與(幾代交往)都來送禮。賈母才後悔起來,說:“又不是什麼正經齋事……沒的驚動了人。”(見第二十九回)
看樣子,馮紫英家做事很講究禮節,其交往多,得知各家的消息也就快。他家是第一個跑到清虛觀給賈母送禮的。
而本章回出現的馮紫英是來向賈政推銷商品的。這讓許多讀者不快,以為玷汙了他的完美形象,但我認為,恰恰這樣才寫出他的多側麵。也許,他的家庭也在沒落,急著變賣東西也未可知啊。這與賈府的財政危機形成了對照。(以下引用均見第九十二回)
馮紫英道:“小侄與老伯久不見麵。一來會會,二來因廣西的同知(副市長)進來引見,帶了四種洋貨,可以做得貢的。一件是圍屏,有二十四扇隔子,都是紫檀雕刻的……我想尊府大觀園中正廳上恰好用的著。還有一架鍾表,有三尺多高,也是一個小童兒拿著時辰牌,到什麼時候他就報什麼時辰……”……
就在身邊拿出一個錦匣子,見幾重白綾裹著。揭開了綿子,第一層是一個玻璃盒子,裏頭金托子大紅縐綢托底,上放著一顆桂圓大的珠子,光華耀目。馮紫英道:“據說這就叫做‘母珠’。”……那些小珠子兒滴溜滴溜的都滾到大珠子身邊……賈政道:“……原是珠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