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相比林妹妹:世間幾個是女人(1 / 1)

(第一百十三回懺宿冤/鳳姐托村嫗釋舊憾/情婢感癡郎)

渴望世間真誠、真實、真情、真義的人,更容易愛上林黛玉;林妹妹不是沒有缺點,而是有很多缺點,但她的絕大部分缺點都是緣於“真”。愛上林黛玉的人是痛苦的,因為:世間再無林妹妹。因為:林黛玉是“女人中的女人”(閆紅語)

林黛玉帶給中國社會的不僅僅是真、善、美,還有執、勇、熱。

而愛寶釵的讀者們,可能更放得開,更看得開。因為寶釵是個“冷人”。“冷人”帶給我們的不是溫暖而是距離。

寶釵……知妙玉被劫,不知去向,也是傷感。隻為寶玉愁煩,便用正言解釋……“蘭兒自送殯回來……日夜攻苦……老太太素來望你成人,老爺為你日夜焦心,你為閑情癡意糟蹋自己,我們守著你如何是個結果!”……寶玉聽來,話不投機,便靠在桌上睡去。寶釵也不理他。

寶玉不是不能去愛寶釵,關鍵是,當他試圖深愛寶釵的時候,卻發現對方不值得他去愛。她從來沒有走進過、也不屑走進他的心靈深處;而他,也不可能去迎合或認同她的世俗或低俗。無法彼此溫暖的心,都是很痛苦的。

紫鵑的下房也就在西廂裏間。寶玉悄悄的走到窗下,隻見裏麵尚有燈光,便用舌頭舐破窗紙,往裏一瞧,見紫鵑獨自挑燈……呆呆的坐著……寶玉道:“我有一句心裏的話要和你說說,你開了門……”紫鵑停了一會兒,說道:“二爺有什麼話,天晚了……明日再說罷(吧)。”

寶玉聽了,寒了半截……歎了一聲道:“紫鵑姐姐!你從來不是這樣鐵心石腸……我有什麼不是bú shi(錯誤。北方方言),隻望姐姐說明了……我死了倒做個明白鬼呀。”紫鵑聽了,冷笑道:“二爺就是這個話呀……”

紫鵑恨賈府、恨這個世界,當然也恨寶玉,因為黛玉在悲憤中死去的,她死時,寶玉不在她的旁側。雖然她知道寶玉被騙了,但她還是恨,恨林妹妹沒有福氣。

寶玉並不在意紫鵑誤會了自己,他隻想與紫鵑聊一聊,想讓紫鵑詳細訴說黛玉的死亡細節,如同他自己當時就在黛玉的病榻前,含淚看著她,握住她枯瘦的纖手,直到冰涼。於是,他可以先放下久承的擔子,輕鬆一點兒地活著。可是她不給他這個機會。他的心就隻能這樣繃著,繃得要斷。

而紫鵑的心卻願意繃著,繃得越緊越好,那是對黛玉最深深的紀念。

紫鵑被寶玉一招(觸碰。北方方言),越發心裏難受,直直的哭了一夜。思前想後:“……寶玉……並非忘情負義之徒。今日這種柔情,一發叫人難受。隻可憐我們林姑娘真真是無福消受他。如此看來,人生緣分,都有一定……可憐那死的倒未必知道,這活的真真是苦惱傷心、無休無了liǎo。算來竟不如草木石頭,無知無覺,倒也心中幹淨。”

後來,紫鵑出家了;再後來,寶玉也出家了。

黛玉的最大魅力在於:她能讓真誠的人記她一輩子。林妹妹是一座美麗而峻峭的高山,你一旦走近它看清楚了它,就再也不想翻越去看別的山巒;甚至,你根本就沒有心力能翻越它;於是,你覺得應該永遠地“托體同山阿ē(山峰)”(陶淵明)。

曾經大海,淡然賞水;相識林妹妹,世間能有幾個入眼的女人?林黛玉的存在,能讓世上的女人慚愧於自己的容貌、才學、智商、品質,能讓男人悄悄榨出“皮袍下藏著的‘小’來”(魯迅)。

在寶玉心靈的樹上,一直掛滿了等待黛玉靈魂的黃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