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夢回(2 / 2)

母親說受外公影響,對顏真卿字及八大山人書畫極為推崇。最愛山人水墨山水,世人隻知山人畫名滿天下,鮮有人知其書法俊偉秀健,行雲流水全然於胸,轉折平仄不著痕跡。母親少時在外公的監督下,研習名家書法小有所成。書房裏有幅外公的畫作《江南夕照》,是外公在母親出嫁時隨贈的,上麵是母親的題字,率意瀟灑,自成一格“落日送歸鴻,夕嵐千萬重”。

“今天冰兒送媽媽一朵桃花,不如就練習桃花詩!”母親總是在興致來時巧立名目,盡力把做功課喬裝的不那麼枯燥,往往我也很配合,馬上表示同意。其實她大可不必如此,我對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有出奇的喜好,對母親的美麗智慧與對父親的權威無所不能有著同樣的篤信,我的逢迎並非敷衍。

母親邊提筆書寫臨帖摩稿,邊娓娓吟誦:“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我狡黠問:“媽媽,咱家的桃花可是未到三月就開了,開的滿滿的,紮眼的很呢,寺中的為何是四月才開呢?”母親耐心解釋道:“寺中清冷啊,花開在山裏,自然要推遲些,如果在北方一些城市就更遲些,要到快五月時才開。”我又歡快說:“媽媽,改天讓爸爸帶我們去寺裏見識一下吧。”這似乎才是我真正的目的,不失時機地想出去走走。

母親頓時恍然大悟,知上當,捏起我腮,說:“放著家裏恁好的桃花不看,天天偷偷跑出去,為何要大老遠的去寺裏看呢,豈不是舍近求遠!”我辯解:“不是您說的嗎,寺裏清冷,花開在山裏,定有所不同,日日在這院子裏還有什麼新鮮感嘛!”母親被我磨的受不過,無奈地斜睨我一眼,歎口氣,帶著縱容的語氣應承了。

日日盼望父親早些歸來。

我的父親,是江南小有名氣的商人。那些太太小姐們的吃穿用度或多或少與我家經營的洋貨生意都會有關係。曾祖父思想開明,雖然世代經商,全無銅臭腐朽之氣,在及冠之年便把祖父打發留了洋,學習商業經營。那時洋人對中華的絲織品,瓷器與茶葉有極大的興趣,輸送國貨去西洋已然成風。曾祖是較早一批與西洋人實現雙邊往來的江南商人。不僅把家族傳統的茶葉與絲織品賣給洋人,同時引進了一些時髦玩意兒西洋銀器、西洋畫、梳妝台,還有些香水、服飾、巧克力、洋酒諸如此類。

據說祖父留洋時連西餐都學會了。心情大好時就會在家裏操練幾把,像模像樣。可見他為父親母親私下做媒這事,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老人家一向頑童心性,卻慧眼識珠促成了一對好姻緣。

父親耳濡目染,繼承曾祖祖父之風,經商手到擒來,家族生意日盛。這個美麗靜謐的江南小城一派新式欣欣向榮。從我記事起,便常見相熟或不相熟的太太小姐們自四麵八方趕來,好奇地向母親打聽有沒有什麼新奇的玩意兒,其實母親並不過問父親生意上的事,卻不好不熱情招待。她們也不過閑來無聊,無所事事像流螢般飄來飛去,張揚的裝扮、誇張的舉止比後院的桃花還熱鬧幾分。

“允太太,允先生這般出色新派的人物,虧您把家裏布置的如此古色古香,別致有趣!”說話的是前任財政次長的太太姓吳,一身湖藍色旗袍外罩白絨坎肩,手上的鑲鑽金手鐲在她動作時叮叮作響。

母親正手執咖啡壺,輕俏優雅邊注入杯,邊笑言:“不瞞您說這房子原是家父的,我與妹妹成長於此。父親怕我們姐妹在這世上太寂寞,就留了這宅子於我們作聚首之地。所有的布置還是家父在時的原貌。不過是咖啡香替代了家父酷愛的茶香,朋友們常來常往,多了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