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安逸村(2 / 2)

要問這些男人去了哪裏?

很悲慘地告訴大家,他們都去了地下,上百名男人都被埋在地下幾百米深的礦井之中。

太慘了。怎麼會這樣子呢?就不能剩下幾個男人嗎?

問其原因,隻有兩點,一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二是一些腐敗分子的陽奉陰違。

改革開放的春風,也影響著安逸村的人們。

這裏的人在走親戚的時候,發現外邊的生活比他們強了很多,於是,男人們也想走出去。但是由於沒有文化,到哪裏都是做苦力,收入不高,還特別累。有時,還要受到工頭的盤剝,更有甚者,某個村民一年的勞動成果都讓人給黑了。所以,他們在外沒幹多長時間,就都回了村裏。

國家三令五申一再強調保護農民工的利益,但是還是有人頂風上的。

就在前年,鄉裏來人動員他們去礦上工作。許以很高的工資。

有些人心活了,跟著走了,但是有些人由於吃過虧,或者聽說別人吃過虧,沒有行動,隻是觀望。

兩個月後,那些去礦上幹活的人回來了,每個人都交到家中四千多元。這讓村裏的所有的人都很眼熱。於是,幾個月後,村裏的青壯年勞動力都跟著去了。

開始的幾個月,男人們都帶回家一些錢。

可是某一天,村裏來了一群人,還有許多是幹部。

他們來了就直言不諱,說是全村的男人都在礦難中死了。他們就是來補償的。

最後,每家給了五萬元,簽了一份保證不上訪的協議。

從此,安逸村不再安逸,完全陷入了陰霾之中。家裏的頂梁柱沒了,可怎麼活呀。

全村人都陷入悲痛之中,有人甚至哭瞎了眼睛。

特別是兩個年紀輕輕的少婦,剛剛結婚就成了寡婦,還沒有留下任何的子嗣。

村民也不是什麼都不懂。他們也懂得一些政策法規。知道那些人這麼做是非法的,他們想要申訴,想要討個公道。

還有,最起碼男人的屍首要找回來安葬。於是,村民們集體出動了。然而。剛剛從唯一出山的小路口出去,就讓一幫人給截住了。告訴他們:安逸村的任何人,都不準出山。

講道理,沒道理可講,講公道,拳頭就是公道。就是不讓你們出山。

一幫老弱婦孺如何能是這些地痞的對手,最後,他們抬著村裏比較有名望的六叔公的屍體回去了,六叔公七十多歲的年齡,因其倔強的性格,吃了一頓這幫地痞的一頓老拳。

從此,村裏人就沒有能出到山外的。就連想買些油鹽醬醋這樣的生活必須品都不行。

也不全是,他們還是有點“人情味”的,起碼還知道“供應”村裏吃鹽。

當某位村民來到他們所設的關卡,說要買點生活用品,他們會搬出一蛇皮袋的粗鹽,說:“扛回去吃吧,不要你們錢。”

村民要說還想買些其他的東西,不是招來一頓謾罵,就是招來一頓拳頭。

“一幫寡婦,有鹽吃就不錯了,還要什麼其他的。”

村民無奈,隻能扛著這袋粗鹽回去。有時,出來的人多,也可以多扛回幾袋來。村民們分著食用。這鹽雖然苦味非常重,但是村民還不得不吃,如果不吃,你就吸收不到鈉,就沒有力氣幹活。

從此,寡婦村這個名稱,被外界的人知道了。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真相。在方方麵麵的刻意隱瞞下,人們隻知道這山裏有一個寡婦村,卻不知道寡婦村的由來。

現在,在那幫地痞的堵截下,安逸村是什麼都缺少,但是,要問安逸村最缺少的是什麼?村裏的人會說,他們最缺少的就是一個能為他們主持公道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