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魯肅(三)(1 / 2)

在被諸葛瑾踩了一腳之後,魯肅說道:“肅雖然隻是一介商人,但是也懷有報國之心。若是能夠為百姓謀福,肅也願意為大人出力。”

黃祖本來以為魯肅不願意站在自己這一方:畢竟魯肅和周瑜的關係也是十分密切的,而周瑜又是孫策的鐵杆兄弟。魯肅受到周瑜的影響偏向孫策也是有可能的。現在見到魯肅願意投入自己麾下,實在是大喜過望。此時黃祖手下雖然武將比剛開始的時候多了一些,但是現在招攬的大多都是武人,文士文官還是比較少的。而作為一個文官來說,諸葛瑾和魯肅都是可以入相出將的人物,得到一個都能夠大幅度的減輕黃祖的負擔,一下子得到兩個這樣的人才實在是讓黃祖感到太過興奮了。

黃祖興奮的對魯肅說:“我得子敬,如魚得水。實在是我得幸事。”

魯肅見到黃祖對自己的期望那麼高,雖然十分激動,於是就對黃祖道:“當年馬援輔佐光武的時候,曾經說過‘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現在主公你能夠不拘一格收攬人才,親賢貴士,納奇錄異。即使是如‘錦帆賊’甘寧之類的草莽豪傑都能夠擇才重用。又不以王粲麵醜低微而看輕於他,反而能夠折節下交,重用王粲而不疑。主公如此待人,為世人所知,則天下英才盡至矣。”

魯肅說完,按下了聲音,近身和輕輕的黃祖說道:“如今天下亂像已顯,漢室難守。北方群英爭雄,百姓動蕩不安。數年之內,難於決出勝負。主公現在把控江夏、九江,手中有雄兵數萬,錢糧充足。不弱於他人。為明公計,可以交好劉荊州,暫受其命,以為援助,使江夏之地可安。再暗中牟取江東之地,以為基業。及時,明公再觀荊州之勢如何,再視北方群雄如何,來計長短。”

見到黃祖再認真聽自己的稱述,魯肅又向黃祖分析道:“北方多務,肅竊以為數年之內,難於安定,十年之間,恐怕難出其主。吾聞先哲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曆數,終構帝基,以協天符。主公若是能夠先取江東為基業,便可再謀取荊襄。荊楚與江東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裏,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明公便可成當年大楚之勢。那時北方未定,南方以平。明公便能坐南望北,靜待良機。待到北方群雄疲憊之時,便可以提兵北上,平定中原。”

張揚聽到魯肅和黃祖在酒樓談論這個事情,心中感到十分緊張,嚇得臉色都有點發白。若是眾人之中有人向朝廷高密,這個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啊。張揚緊張的看了看周圍,張英和周泰對於魯肅剛才說的都沒有什麼表情——張英是流民,周泰是水賊,對黃祖的忠誠還比對朝廷的忠誠度要高,朝廷可沒有給他們什麼好處。

而黃祖聽到魯肅這樣的提議,臉上卻沒有表現出吃驚或者恐慌的表情,反而十分平靜。好像魯肅剛才說的提議不是給他似的。雖然黃祖隻是點了點,隻是對魯肅剛才的戰略提議點頭表示明白了,魯肅卻從黃祖的眼中看到黃祖對自己的戰略提議的讚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雖然黃祖表麵上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樣子,但是他的眼神卻泄露了黃祖內心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