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英國]多麗絲·萊辛(4)(2 / 3)

S跟著H離去時表示:快刀斬亂麻,趁早做個了斷,否則我就連丈夫都沒了。

但H離去時卻連聲哀歎,說世上再也沒有比被溫柔的粉紅舌頭舔醒更美妙的感覺了。

小貓走下樓,其實該說是跳下樓比較恰當,因為每一級階梯,都比她的身高要多出一倍:她先用前爪跨,再用後腿跳;接著再繼續前爪跨,後腿跳。她開始檢查一樓的環境,我給她的罐頭食物,她根本不屑一顧,隻是喵喵叫著要我帶她去貓砂盆。她拒絕用木屑,但碎報紙她倒是勉強可以接受,而她那挑剔的神情仿佛是在說,要是沒別的可用,我就隻好將就一下囉。的確是沒別的可用:外麵的泥土全都凍得硬邦邦的。

她不肯吃罐頭食物。死都不吃。但我可不打算供她吃什麼龍蝦湯和雞肉醬。於是我們兩個各退一步,以絞牛肉達成協議。

她對食物一直都非常挑剔,簡直就像是一個吹毛求疵的單身美食家。她年紀越大,嘴就變得越刁。甚至在她還是隻小小貓的時候,她就懂得用開懷大嚼,隻吃一半,或是碰都不碰等方式,來分別表達出不悅,開心,或是存心鬧別扭等種種情緒。她的飲食習慣是一種豐富多變的語言。

但我想,這很可能是因為,她在太小的時候就被迫離開母親。請容我在此萬分謙恭地對貓類專家們指出,他們向來所標榜的看法,也就是小貓一滿六周大就可以離開母親,很可能是一個錯誤的觀念。這隻小貓離開母親的時候,不多不少正好剛滿六周。她對食物的講究態度,就跟那些有飲食問題的孩子們一樣,完全是源自於一種對食物的神經質敵意與疑懼。她曉得她一定得吃東西才行;她把食物吃下去;但她這麼做,隻是為了填飽肚子,事實上她從未感受到吃東西的樂趣。她另外還有一項自小缺乏母愛的人所共有的特征。她一直到現在,都還會出於本能地鑽到報紙底下,或是爬進盒子或是籃子裏麵—隻要是能夠掩護她,遮蓋住她的任何東西都行。另外,她還敏感得要命,動不動就愛生悶氣。而且她還是個容易受驚的膽小鬼。

在七八月大才離開母親的小貓,大多不會挑嘴,並且很有自信。但他們自然也就沒那麼有趣了。

這隻貓從小就隻肯睡在床上。她會先等我上床,然後在我身上爬來爬去,考慮到底該睡在哪兒。她會躺在我腳邊,或是睡在我肩膀上,要不然就幹脆鑽到枕頭底下。我要是動得太厲害,她就會氣衝衝地改變位置,清楚地傳達出她的不滿。

她很喜歡我在鋪床的時候,把她蓋在床單下麵。她會開開心心地窩在棉被裏麵,有時候她甚至會一連在那兒待上好幾個鍾頭,而從外麵看來,就隻能看到一個鼓起的小包。你要是伸手撫摸那個鼓起的小包,它就會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和喵喵叫聲。但除非真有事情要做,她可是不會輕易爬出來的。

那時,鼓起的小包就會開始在床上移動,在移到床邊時,她會稍稍遲疑一會兒。她也許會發出一聲驚慌的慘叫,滑落到地板上。她自覺有失顏麵,連忙匆匆舔毛,用她的黃眼睛怒目瞪視在旁邊看她的人,而這些人要是膽敢大笑的話,那可就大事不妙囉。然後她就會開始趾高氣昂,不可一世地走向某個舞台中心。

該去進行那吹毛求疵,挑剔萬分的進食儀式了。該去貓砂盆做場如作秀般優雅美妙的如廁表演了。該去把一身奶油色的毛皮梳理整齊了。還有該去玩耍了,她這可不是為了自娛,她隻有在有人觀看的時候才會玩耍。

她就像是一個除了美貌以外毫無特色的漂亮女孩兒,驕傲地隨時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她仿佛總是對著某個隱形的鏡頭,來調整她的姿態—一種跟麵具一樣好用的姿態:不,不,這就是我啊,看看這具有侵略性的傲人雙峰,這充滿敵意,總是在提防周遭愛慕眼神的慍怒雙眸。

若是以人類來作比喻,我家貓咪已到達會用漂亮衣服和時髦發型來作武器的年齡,但她知道隻要她高興,她隨時都可以重新退回驕縱任性的童年時代,因為她所扮演的角色此刻已變成沉重的負擔—貓咪在屋子裏四處裝模作樣地擺姿勢,露出公主的派頭,並精心打扮自己,然後她裝膩了,覺得很累,情緒變得低落,這時她就索性鑽到報紙底下或是墊子後麵,待在那兒安安全全地觀望這個世界。

隻有在身邊有人觀看的時候,她才會施展出她最討人喜歡的花招,她會四腳朝天地躺在沙發底下,用爪子扒著沙發邊緣前進,先飛快地往前衝幾步,再停下來,歪著她那優雅的小頭顱,眯起黃色大眼睛,等著接受喝彩。“哇,好美的小貓唷!好美麗的動物呀!真是一隻漂亮咪咪。”然後她才會再繼續開始下一場表演。

有時她會找一些適當的背景,比方說黃色的地毯,或是藍色的墊子,四腳朝天地躺在上麵慢慢打滾。她會故意縮起兩隻前爪,把頭往後仰,好露出她那奶油色的胸口與腹部,那裏有一些淡淡的黑色斑點,讓她看起來就像是一隻精致美麗的變種花豹,花豹中最嬌豔的一朵玫瑰。“哇,好美的小貓唷,你真是美得不得了呢。”隻要有人在一旁讚美,她就會繼續維持同樣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