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貝京彙報與圖哈米的談判情況時,達揚強調:埃及人認為有必要把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捆綁到調解埃及一以色列關係中,他們的論據是,不這樣,巴勒斯坦人“就會重新開啟蘇聯向我們地區滲透之路”。該論據並沒有對達揚產生影響。與托哈米的談話給達揚留下的最主要印象是,他要與日內瓦會議保持距離並不希望俄羅斯人參加調解過程。在寫給貝京的報告中,達揚對把巴勒斯坦作為一個次要問題捆綁到埃以協議上這個附加條件作出了評價。他從與托哈米的談話中捕捉到這樣的信息:在解決這個問題上,埃及領導人的意思是,不組建巴勒斯坦國,而在協商巴勒斯坦問題時則把約旦河西岸與約旦捆綁在一起。不過,最主要的是,埃及恢複對西奈半島的主權。
在達揚與托哈米會見前夕,雙方建立了直接聯係。他們並沒有通過美國中情局,而是以色列的“摩薩德”與埃及情報部門直接取得聯係。貝京竭力想向薩達特表明,他會保護薩達特免遭埃及內部和整個阿拉伯世界政敵的攻擊。以色列“摩薩德”領導人伊紮克,霍菲轉告自己的埃及同行,利比亞準備謀殺薩達特。幾天後,薩達特對利比亞的縱深進行了大規模空襲。而貝京則對驚詫不已的議員們聲稱,以色列應該放棄在西奈半島進行反對埃及的行動。這些議員並不知道他與埃及總統的會談計劃。
薩達特:以色列議會的代名詞——“天涯海角”
薩達特越來越想與貝京會麵。他拒絕了自己助理提出的秘密會見的建議。看來這點他是對的,因為在埃及,甚至在以色列,秘密通常都很難保守住。幕後外交一旦被暴露,對他來說,在埃及內部將要付出高昂代價,在整個阿拉伯世界亦會如此。
在埃及之外,第一個知道薩達特要出訪耶路撒冷的人是伊朗國王。這是薩達特從歐洲訪問回國途中經停德黑蘭時向伊朗國王透露的。國王舉雙手讚成薩達特的想法。接下來的一站是沙特阿拉伯,但是,薩達特沒有將自己的秘密計劃告訴給國王法赫德。薩達特決定試探一下國內、以色列和全世界的反應。11月9日,在埃及人民大會開幕式上,他聲稱:為了調解中東危機,“他準備去‘天涯海角’,甚至是以色列議會”。埃及總理辦公廳把薩達特的話當作了空洞的修飾語,指示開羅的媒體不要將其作為重點予以報道。第二天早晨,當薩達特打開最新報紙時勃然大怒,他的以色列議會代名詞——“天涯海角”沒有出現在報刊的標題上。此時,薩達特正冒著巨大風險,他需要把自己的真實想法“明白無誤地”傳遞給美國和以色列人。
這個試探過了10天後,11月19日晚8:30時,薩達特的飛機降落在了本-古裏安機場。機場鋪上了紅地毯,貝京站在懸梯旁,歡迎禮炮齊鳴,奏兩國國歌,檢閱儀仗隊。從以色列方麵看,一切都是為了強調薩達特的這次訪問是正式訪問。按照埃及方麵的說法,這次訪問是為了到阿克薩清真寺祈禱。有根據認為,具有強烈虛榮心的薩達特自己就喜好這樣盛大的歡迎儀式,不管怎樣,他事先沒有作出任何其他聲明。
但是,在如此盛大的歡迎儀式之後,以色列迎頭就給薩達特潑了“一盆冷水”。離開機場時,摩西·達揚和埃及外交部長布特羅斯·加利同乘一輛汽車,他們在路上的談話完全可以確定,以色列根本就沒有從原有立場作任何讓步,或者說,薩達特造訪耶路撒冷並沒有適當地軟化以色列立場。關於這次談話內容,達揚在自己的《突破》一書中有所描述。而加利在其擔任聯合國秘書長期間,與我有過一次談話,原則上對該內容作出了確認。麵對達揚,布特羅斯·加利強調說,埃及不可能簽署單獨協議,以色列人不要對其他阿拉伯國家如何看待埃及總統薩達特到訪耶路撒冷抱有幻想。毫無疑問,人們一定會譴責埃及總統破壞了本該在日內瓦會議上就形成的阿拉伯統一戰線。用達揚的話說,他是這樣回答的:“我很清楚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反對薩達特力量。但是,我還知道,不可能把巴勒斯坦人和約旦也拉到我們的談判桌前。因此,埃及應該做好與我們簽約的準備,甚至在沒有其他方參與的情況下。”
布特羅斯·加利把自己與達揚的談話內容告訴了薩達特,因為,他一開始就清楚以色列方麵與他簽約所設置的界限。迄今為止,還沒有見到薩達特在耶路撒冷期間的談話內容。很可能,當時他還沒有徹底放棄自己的立場。返回開羅後,薩達特說:“我永遠也不會簽署單獨協議。”與此同時,他建議,在開羅召開一個有阿拉伯國家、以色列、美國、蘇聯和聯合國代表參加的和平會議。看來,召開這樣一種規模的和平會議的主意,一定能為薩達特的耶路撒冷之行染上泛阿拉伯色彩。
以色列和美國同意參加會議。聯合國決定以觀察員身份參加,而以色列則表現出主人姿態。就在所謂的和平會議在開羅開幕的當天(盡管它沒能召集到足夠多的主要成員參加),以色列代表團團長、總理辦公廳主任本·埃裏薩爾看到桌子上有巴勒斯坦的牌子後,聲明他不會步入會場。當時桌子上擺著標注所有應邀參加會議代表團名稱的牌子。當會議桌上隻留下了以色列、埃及、美國和聯合國的牌子時,本·埃裏薩爾仍然不依不饒。這一次他不滿意的是,在舉行會議的米娜樓飯店對麵的旗杆上飄揚著加沙的旗幟。大家向他解釋說,這是歡迎來自各國和各地區居民的通行做法。本·埃裏薩爾依然固執己見,於是,對麵樓的旗杆也變成了光禿禿。
在這樣的組成下,會議不可能取得成功,事實果然如此。接下來,達揚與托哈米在摩洛哥舉行了新一輪會談。期間,以色列的和平建議手寫稿傳給了薩達特。此後,貝京又飛往華盛頓,卡特同意了他的和平方案。接下來,貝京自己又到了埃及,卡特訪問了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約旦國王侯賽因專程飛往伊朗去與卡特會晤。美國總統想通過來自阿拉伯溫和派政權的支持為薩達特打氣鼓勁,但未獲成功。為此,卡特在阿斯旺做了短暫停留,會見了薩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