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法華】
往時有風法華者,偶然至人家,見筆便書,初無倫理,久而禍福或應,豈非好怪之士為之遷就其事邪?餘每見筆輒書,故江鄰幾比餘為風法華。
【九僧詩】
近世有《九僧詩》,極有好句,然今人家多不傳。如“馬放降來地,雕盤戰後雲”,“春生桂嶺外,人在海門西”,今之文士未能有此句也。
【吊僧詩】
謝希深嚐誦《哭僧詩》雲:“燒痕詩入集,海角寺留真。”謂此人作詩不求好句,隻求好意。餘以謂意好句亦好矣。賈島有《哭僧詩》雲:“寫留行道影,焚卻坐禪身。”唐人謂燒卻活和尚,此句之大病也。
【郊島詩窮】
唐之詩人類多窮士,孟郊、賈島之徒尤能刻篆窮苦之言以自喜。或問二子其窮孰甚?曰閬仙甚也。何以知之?曰以其詩見之。郊曰:“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島雲:“市中有樵山,我舍朝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蓋孟氏薪米自足,而島家柴水俱無,此誠可歎。然二子名稱高於當世,其餘林翁處士用意精到者,往往有之。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則羈孤行旅、流離辛苦之態見於數字之中。至於“野塘春水慢,花塢夕陽遲”,則春物融怡,人情和暢,又有言不能盡之意。茲亦精意刻琢之所得者邪。
【謝希深論詩】
往在洛時,嚐見謝希深誦“縣古槐根出,官清馬骨高”,又見晏丞相常愛“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希深曰:“清苦之意在言外,而見於言中。”晏公曰:“世傳寇萊公詩雲‘老覺腰金重,慵便枕玉涼’,以為富貴,此特窮相者爾,能道富貴之盛,則莫如前言。”亦與希深所評者類爾。二公皆有情味而善為篇詠者,其論如此。
【溫庭筠嚴維詩】
餘嚐愛唐人詩雲“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則天寒歲暮,風淒木落,羈旅之愁,如身履之。至其曰“野塘春水慢,花塢夕陽遲”,則風酣日煦,萬物駘蕩,天人之意相與融怡,讀之便覺欣然感發。謂此四句可以坐變寒暑。詩之為巧,猶畫工小筆爾,以此知文章與造化爭巧可也。
【作詩須多誦古今詩】
作詩須多誦古今人詩,不獨詩爾,其他文字皆然。
【漢人善以文言道時事】
漢之文士,善以文言道時事,質而不俚,茲所以為難。
【蘇氏四六】
往時作四六者多用古人語,及廣引故事,以炫博學,而不思述事不暢。近時文章變體,如蘇氏父子以四六述敘,委曲精盡,不減古人。自學者變格為文,迨今三十年,始得斯人,不惟遲久而後獲,實恐此後未有能繼者爾。自古異人間出,前後參差不相待。餘老矣,乃及見之,豈不為幸哉!
【王濟譏張齊賢】
張齊賢形體魁肥,飲食兼數人,然其為相嚐有邊功,國朝宰相惟宋琪與齊賢知邊事。然其常與王濟不相能。濟,剛峭之士也。其後齊賢罷相歸洛陽,買得午橋裴晉公綠野堂,營為別墅。一日,濟自洛至京師,公卿間有問及齊賢午橋別墅者,濟忿然曰:“昔為綠野堂,今作屠兒墓園矣。”聞者皆笑。
【晦明說】
藏精於晦則明,養神以靜則安。晦所以畜用,靜所以應動。善畜者不竭,善應者無窮。此君子修身治人之術,然性近者得之易也。付。
【廉恥說】
廉恥,士君子之大節,罕能自守者,利欲勝之耳。物有為其所勝,雖善守者或牽而去。故孟子謂勇過賁、育者,誠有旨哉!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而今人求速譽,遂得速毀以自損者,理之當然。
【係辭說】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自古聖賢之意,萬古得以推而求之者,豈非言之傳歟?聖人之意所以存者,得非書乎?然則書不盡言之煩,而盡其要;言不盡意之委曲,而盡其理。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者,非深明之論也。予謂《係辭》非聖人之作,初若可駭,餘為此論迨今二十五年矣,稍稍以餘言為然也。六經之傳,天地之久,其為二十五年者將無窮而不可以數計也,予之言久當見信於人矣,何必汲汲較是非於一世哉!
【論樂說】
清濁二聲為樂之本,而今自以為知樂者猶未能達此,安得言其細微之旨?
【六經簡要說】
妙論精言,不以多為貴,而人非聰明不能達其義。餘嚐聽人讀佛書,其數十萬言謂可數談而盡,而溺其說者以謂欲曉愚下人,故如此爾。然則六經簡要,愚下人獨不得曉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