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文藝報社2009年度隨筆、散文選集,是以副刊發表的作品為主,兼及其它版麵發表的隨筆、散文作品中篩選出來。在這之前,有過幾次副刊部分隨筆、散文作品輯入報社以理論、評論為主的選集中,而單獨以隨筆、散文作品結集成書,在本報尚屬首次。《捧出心裏的陽光》全書分為“記錄·質感”、“我之見”、“創作隨筆”、“印象”、“異域奇葩”,共五輯。陣容可觀,體現出《文藝報》長期以來所積累和延續並珍惜的創作資源:人和人的創造。

書名源自老詩人羅洛的詩句“捧著我們心裏的陽光”。

在本集中,老中青的作者隊伍,曆久彌新;縱橫馳騁的寫作,無論是共和國成立60年的豐富旅程,還是個人艱難曲折的成長;無論是深情厚誼的印記,深刻反省思想、創作的探索,或是記錄與表達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體驗、譯介的異域奇葩,總之,是以一己之力,托舉起一小片天空。我們能看到和欣賞到他們展開創造力量的過程和創造的美好。尤其想藉此表達,2009年,我們獲得的和我們失去的。獲得更多、更深的經驗、體會,人們真實地生活過來,得到更結實的成長;寫作也在這個過程中顯得格外不同,求真、求實,求真正的建設、求本質的覺悟和崛起,可以說,2009年,作家們行走更用力氣、也更用心。這一年,我們失去了一些可親可敬的文學前輩,季羨林、綠原……有幸地,《文藝報》刊載了這兩位文學大家的遺作,在此可分享綠原先生的文章。

《文藝報》副刊“原上草”,在一屆又一屆報社執領者和副刊同仁的努力下,盡力耕種著,在這片土地上,承接和延續著一些紮實的傳統和作風,使這一簇原上草能經風曆雨、生生不息。副刊以不同於報社嚴整、理性、大刀闊斧地理論、批評的風貌,更和緩地、人性化地邁步,表達四方的聲音,捕捉遠處、顧及當前,展現作家傾心盡力之作,提倡作家從生活的底處開始,從現實的點滴做起,用自己的語言,寫出自己眼睛所見的、心所感受的……樸素而有準備地創造和表達。《文藝報》的深刻、硬朗在這裏以深厚、柔美、平和、誠實、堅韌、包容、持續呈現。副刊以其持久的土地之溫暖,吸納著更多作者、讀者。這本《捧出心裏的陽光》,來自作者、讀者,它若能回到作者、讀者那裏,便是最好的去處。

謹致謝於廣大作者、讀者的耕作和看護,致謝於文藝報社全體同仁的努力。

馮秋子

2010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