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沈副官的那份秘密圖紙,是我爺爺在我奶奶的協助下,兩老攜手順利送達解放軍前線指揮部的。
說起來,沈副官與我爺爺並不陌生。他就是當年來青龍道觀,將我太爺的遺物送給爺爺那兩個來人中間的一位。沈副官自稱是我太爺的警衛員,太爺犧牲後,他奉命打入國民黨部隊,直到解放前夕。
陣防圖紙得手後,沈副官當夜原式原樣複製了一份。第二天一大早,他拿著拷貝的圖紙悄悄來到我家,找我爺爺。
他希望能夠通過爺爺,將圖紙送出國民黨軍隊的封鎖線,交給我人民解放軍前線指揮部。
一時,爺爺有點犯難。
首先,我爺爺並不認為沈副官將圖紙交由他轉送就是上上之策。既然圖紙到手,沈副官任務圓滿完成,繼續身陷敵營無疑加大個人風險。爺爺的意思是,沈副官應該見好就收,及時撤離。爺爺還援引當年青龍道觀未爆彈案例,在動手之前就讓那些道長們全體悉數遠走高飛,保障後續行動無一傷亡的事實;其次,送圖紙自然義不容辭,關鍵是怎麼才能順利送出。國民黨守軍既然已經知道陣防圖紙遭竊,必定對過往行人嚴加搜索和盤查。圖紙很大,當年也沒有先進的電子掃描和微縮技術,無法妥善藏匿在身上任何一處,以確保萬無一失。一旦被發現,連累個人性命事小,圖紙得而複失必將前功盡棄。
沈副官堅持,他暫時不能撤離。他說,竊圖時,不慎將鑰匙插在了保險櫃上,沒能來得及取走,估計,下一步顧仁義會麵臨很大考驗。陣防圖紙是在顧仁義協助下弄到手的,拋棄他,同樣意味著背叛。所以,他無論如何不能撒手不管。
如果他沈犁暴露,也不一定是什麼壞事。他將原圖藏在自己住所,也是遮人耳目、爭取時間的策略。解放軍大舉進攻要在數天之後,一旦自己遭遇什麼不測,就立即交出圖紙,讓國民黨守軍認為秘密沒有外泄,維持現有的陣防態勢始終不變,隻要能夠堅持幾天,就算大功告成。
沈犁副官給爺爺一張出入封鎖線的特別通行證說,你有一個編外道士的良好身份掩護,現在出入封鎖線比較不容易被人關注。一切,多有仰仗了,讓我們攜手,為實現老首長的遺願進行最後一戰。沈副官說完,扭頭出門了,爺爺攔都攔不住。
沈副官走後,爺爺陷入了沉思,考慮將圖紙送出封鎖線的萬全之策。一時,絞盡腦汁也沒能想出什麼好辦法。還是奶奶她老人家,扯著爺爺大腦袋如此這般地一番耳語。
一下子,爺爺茅塞頓開,連聲誇獎奶奶高明。
當天下午,爺爺道士衣衫披掛一新,手裏拿著法器,奶奶拎了幾隻網籃頭,倆人一前一後步出老街。
這網籃頭,也被說成是黃籃頭,原本是浦東走親戚送禮的包裝形式。用本地竹子最裏麵的那層篾黃編的竹器,裝上糕點、水果,上麵加一方巴掌大的紅紙,算是很出客的伴手禮。
現在,爺爺表麵上一副外出做法事道場的正規裝束,網籃頭,也是特大號的那種,裏麵裝的全是冥幣、錫箔元寶之類的祭品。
爺爺和奶奶通過老街南麵的封鎖線時,遭到了國民黨守軍的嚴格盤查。一個帶班模樣的質詢爺爺,兵荒馬亂的,你倆老頭老太越過封鎖線幹什麼,是不是給共軍通風報信。
爺爺說,我這不是受人之托做法事道場,說好聽點,是超度亡靈,實際上,隻是掙點活口的飯錢。雖說眼下兵荒馬亂的,老老小小一大家子,飯總還是要吃的。老百姓也知道子彈不長眼,也非常希望保護自家性命,選擇這個時候出門,實在也是迫不得已,再說,我們還有特別通行證。
雖然如此,幾個當兵的,可能出於戰事馬上就要打響的謹慎,不僅對爺爺奶奶全身搜索,連爺爺的法器也一件件過目。一個小兵還要奶奶將手提錫箔元寶的網籃頭打開。
爺爺見狀,立馬出麵勸阻道,這是法事道場給亡人祭奠的冥幣,多翻實屬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