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台灣善後冤殺功臣 王爵加身意氣消融(1)(3 / 3)

阿桂幾個人齊排坐在矮幾旁吃茶微笑,聽顒琰問自己,忙一欠身答道:“今天用六百裏加急送來兩份。還沒有拆看。”說著雙手捧著兩封火漆緘封的通封書簡送了上去。

“哦,這麼厚的?”顒琰接過來端詳了一下,掂了掂,小心剪開了,又想想,遞給顒璿,說道,“八哥,這一份請你先看。”自己又剪了一封看了一眼就遞給和珅,“這是善後折子,要錢的,你先看吧。”和珅接過來,卻先看後邊,見寫“總計需銀一百七十萬兩”皺眉沉思一下,突然一笑,說道:“曉嵐,不知台灣府共有多少人?你大概看過福建《方誌通覽》的了。”

“唔,這個不能記憶詳細了。”紀昀見他笑,有點莫名其妙,一手握著大煙鍋子吧吧猛抽,沉吟著道,“康熙五十六年統計的是一萬二千人,現在過去七十多年,人口滋生繁衍,加上大陸移民大約有三十萬上下吧。”和珅道:“也就這個數兒,福四爺要一百七十萬,每人平均到六兩不足,這要放在內地,是小財主的收入了。”顒琰自然一聽就明白他的意思,卻也嫌福康安手腳太大,賞賜恩典從來都過份奢侈。他沉吟未語間,紀昀卻在細看那折子,笑道:“爺和和公沒有看仔細啊!這說的事很多,不單是賑糧。一是屯田,允許大陸士兵家眷遷來台灣墾荒;二是鄉村保甲要重建,政府貸款購置農具,不但稻蔗薯粟,還要修設水利,栽種桑麻,引進內地織機;第三才是賑濟,平均每戶一兩三錢四厘四毫,福四爺算計,用兩年造成全境太平,消弭土著與移民隔閡,再用兩年複蘇振興經濟。不但不要大陸供應,台灣每年還可繳納十萬銀子。”他一一掰算,“這是萬世之利,福四爺籌劃精密,而且他要親自在福建台灣督辦。我以為這個數目是切實的。若施行中不夠,朝廷還應該再補貼些。”

他這麼詳明解說,眾人都聽入了神,連顒璿也用扇骨兒拍打著手心沉吟。和珅永久的秉性絕不逆眾,早已眉宇開朗帶笑,說道:“這麼大好事,朝廷自然要成全,請十五爺、八爺照準,請了旨意下來由我去辦!”

“這一份是要殺人的。”顒琰點著手中那份奏折說道,“聽起來就沒有那麼祥和了。一個是總督常青,提督黃仕簡和任承恩,總兵柴大紀。現在台灣粗定,要追究釀成大禍失陷台灣責任。整頓駐台旗營綠營營務紀律,福康安要拿他們開刀。”

一下子要殺四名紅頂子大員,而且其中柴大紀還是公爵!這般的心狠手辣,撼得眾人心裏都是一顫一震又一沉。總督常青不但平日在和珅跟前多有孝敬,連顒璿處年節時也貢物不菲,就是阿桂紀昀劉墉處也常殷勤省問,關照大小囑托公私事務,廝混得極好人緣,現在驟然要殺,都是於心不忍。任承恩和黃仕簡雖沒有偌大的麵情,但兵部、軍機處阿桂那裏卻相熟的,而且二人的滿洲主子一個是誠王府,一個是恭王府,和顒璿過從得好,殺狗也須看主人,這就令人難為。沉默良久,顒琰說道:“台灣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出在這一任,不全是這一任的責任。儆戒一下是對的。這樣殺要引得別處驚慌的。”

“我看可以原奏請示皇上。”和珅抿了抿嘴,沉著地說道,“這事該由皇上聖裁。”顒璿在旁一哂,說道:“如今福康安的折子還不是奏一本準一本?像這樣人命關天的,皇上也未必細細甄別,照批下來,豈不是我們誤了?”他想講乾隆已經倦政,人命關天的事不能由乾隆甄別,舌頭卷了幾卷,話說得語焉含糊,也還大體明白了。和珅卻道:“還有禮部呢,按八議敘上去,也可繳議罪銀子贖過。”

顒琰聽得清楚和珅是想攬差使做人情,不言聲默謀一會兒,問阿桂道:“你看怎麼樣?”

“八議有議親議貴議功這些減赦豁免條例。”阿桂說道,“皇上必定要問十五爺八爺意見的。和珅既有成法,你就說說何妨?”和珅自覺阿桂一句話就揭破了自己心事,眾目睽睽下不覺微微的有些狼狽,隻得說道:“常青是總督,下頭還有省、道,台灣隻是其中一府,就是十五爺說的冰凍三尺的話,亂源不在他這一任,更不能以一郡之罪加於兩省首腦。他的罪是台灣亂起時不能扼製撲滅,又驚慌失措亂調沿海駐軍。這也不是死罪,應該革職,交部議罪。黃仕簡和任承恩是打了敗仗、畏戰怯敵調度無方,這是死罪,按八議條例他們都是功臣子弟,黃仕簡無後,任承恩也沒有子嗣。功臣絕後不合於禮。因此也有減免的理。柴大紀的情形我不知道,但在台灣堅守諸羅一年,功可以抵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