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後金的兵營(1 / 3)

聽了老和尚的話,王鋒有點驚訝:“不會吧,大師?韃王明明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已經答應了,不會傷害城中百姓的……”老和尚歎了口氣,說道:“韃王所言不過溢美之詞,實非其心中所願,不可盡信。”這時,白天努兒哈赤和老和尚親切交談的場景,又在王鋒的腦海中浮現,於是他忍不住問:“我看大師和韃王像是故友,難道韃王對您也會出爾反爾嗎?”

老和尚沉吟了一會兒,開始講起來:“四十年前,老衲初識韃王,其尚在李總兵帳下聽差。彼時,韃王常隨總兵夫人,到寺中燒香還願,由是對本寺頗為熟悉。韃王好讀書,猶好讀三國平話,但識字不多,因此常問於旁人。可他人厭其是韃人,且言語有時不通,並不喜教他。惟老衲早年習得些韃人語言,可與其溝通,久之,便與他熟識。唉,我與韃王雖有些往來,但早為陳年舊事。而今,韃王已是一國之主,蛟龍現爪,遠非昔日能比。我隻可在其身邊,旁敲側擊一番,但所言之事,其未必會聽從。”

王鋒有些失望,他問:“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老和尚想了想,說道:“是有一法,可……”王鋒還沒等老和尚說完,就急切地說:“大師,是什麼樣的辦法?請說來聽聽!”老和尚看著王鋒,平靜地說:“韃人見利忘義,有利之驅使,方能守得信義。眼下,韃王所需之利,無非是早些攻下遼東城,若為其獻一破城之計,韃王許會答應下來。不過,這並非可行之策,還恐要背負千載罵名。”

王鋒一聽,心想:“哦,我明白了!恐怕老和尚早就想到了該如何破城了……那,估計要由我來替他說吧,但這種事……還是不去摻和為妙啊!”思考完,他對老和尚說:“大師,我看這城池非常堅固,韃子未必就能攻得下來,我們還是靜觀其變吧!”老和尚沒有說話,車內安靜下來,王鋒隻好又挑開簾子,朝車外望去。這一會兒的功夫,不知道隊伍是行進到了哪裏,反正馬車外麵,還是一眼看不到頭的帳篷、篝火和八旗兵,隻是遠處的城牆和剛才不一樣了,好像換了一個方位似的。

道路似乎平坦了許多,馬車也不再大幅度搖晃了,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馬車的速度在加快,車外傳來“啪啪”的馬鞭聲和馬夫“駕!駕!”的喊聲。而馬車的兩旁,則是“隆隆”的馬蹄聲,那些八旗騎兵好像也在策馬揚鞭。王鋒對老和尚說:“大師,這馬車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您能受得了嗎?”老和尚輕聲說:“施主放心,老衲無妨!”但王鋒感覺老和尚的手好像在抓著座位,他趕忙撩起前麵的簾子,對外麵的馬夫喊:“大叔,我師父年事已高,怕是坐不了這麼快的馬車!”

馬夫一邊趕著馬車一邊回頭喊:“大師父,俺說的不算呐!你得和軍老爺商量才是!”王鋒一想也是,他馬上挑起車窗的簾子,向外看了看,對車窗旁邊騎馬的八旗兵大聲說:“軍爺!軍爺!車能慢些嗎?”那個八旗兵奇怪地看了王鋒一眼,好像聽不懂,然後他揮起馬鞭,“啪”地一聲,鞭打了一下自己的馬,奔向了隊伍的前麵。

王鋒放下車簾,感覺很鬱悶,隻聽老和尚用略微沙啞的聲音說:“施主,勿要再與他等說了!此些韃人恐是受了主人嚴令,想快些趕回大營。”王鋒很惱火,他對老和尚說:“大師,那也不能由著他們胡來啊!這事兒得和他們說道說道!”這時,車窗外麵傳來聲音:“大師,有何事吩咐?”王鋒挑起簾子一看,原來是“鷹鉤鼻”騎著馬來到了旁邊,他對“鷹鉤鼻”說:“軍爺,我師父年事已高,坐不了如此快的馬車,請軍爺吩咐手下人,將車趕得慢一些!”“鷹鉤鼻”聽後,一臉歉意地說:“小人回複汗命心切,不想辛苦了二位大師,罪過,罪過!”然後,他快馬騎到車前,用命令的語氣大聲對馬夫說:“車把式,慢些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