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出世與入世(1 / 2)

孤獸在意識中潛行。我想用喜馬拉雅山上的積雪來搓洗我的靈魂,讓它徹底冷靜直至變得溫馴,有時我也想用更多墨水來濡染貧苦的思想,讓它也脫變為文明的象征。但角落裏的一個幽暗的聲音在低嘯:沒門,沒門。

——引言

本人才疏學淺,隻是一個想說點真話的實在人,一個想探究事物真相的求索者,一個富有良知和自由怪癖的人,你可以把我看成是一個不合時宜者,甚至是遙遠太空流放到地球的外星人。如果這樣,你覺得高抬了我,就把我看作一個愛發發牢騷的不願迷失自我的小知識分子,臭知識分子。或是接受我的狐朋狗友贈予我的美譽:性情中人(對置身官場卻不諳官事的愛激動的輕薄人?)。其實,小人物能夠著書立說,並有出版社願意冒著經營的風險出版出來,己夠不容易了,看了心中不快,得多多包涵才是。如能惹得幾聲臭罵乃至棒喝,倒更是奢求了。

人的社會屬性乃是人的根本屬性,這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著名論斷。所以,人活在社會中,得入世。十多年來,我一直在做著這樣的努力,也做著出塵的思考。我的一個摯友有兩句詩“像市民一樣生活,像上帝一樣思考”,我沒看見過上帝,不知上帝究竟是啥樣子,我隻對古今中外先哲們的思想略知皮毛,也僅此而己。我想如果上帝的思想與人世間的思想有很大的出入的話,那上帝為什麼不費點神力來解決這個問題,看來上帝並非萬能。像市民一樣地生活,我也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也可能我隻是另類的小市民而己,想活得特別一點,怎麼也無法免俗。所以,我寧願代表普通人來說些真話,不想讓人說我是有怪癖的人或是現代社會的異類。我隻是一個有些倔強的普通人,一米六幾的個頭,把脊背挺直,自以為成了“高人”。盡管我深知升官加爵之迷徑的所在,但我卻寧願選擇失意,選擇清貧,選擇簡樸,給靈魂一條出路。不為五鬥米折腰,這是文人和書生的酸氣了。

我特別佩服那些有學識而品行高潔的人。所以,在工作之餘,總是愛多學一點,多思考一點,有時寧願有些迂氣、傻氣、癡氣。

一方麵想通過這種辦法享受一種有學識人的窮酸的高雅。那種“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生活,是夠迂腐的了,特別現在這樣一個經濟社會,能夠“當飯吃”的行當才是正經事。本人的思想落後,不知是過度強化學習的結果,還是書讀得越多越沒了誌氣?

二是可以躲避人世間的紛擾,賺來一份不可多得的寧靜,寧靜常伴無為,無為何來官袍加身,金錠墜腰。

三是書讀得越多,好像對人事想得更為通透一些。是呀,升官無望,賺錢無門,隻有世事想通透才行,才能窮並快樂著。這種感受可能隻有純粹的酸文人才能體會到,就像網絡文章說,“痛並快樂著,大概隻有新婚之夜的處女才能體會得到”一樣。

有了這些努力,雖然天性愚鈍,偶爾也閃現一點智慧的火花來,好像可以讓靈魂光輝一陣子,寫成文章,偶爾賺點稿費和吆喝,不可當飯吃,但可換酒喝。

人生幾何,隻要不使金樽空對月,也不枉此生了。所謂的文人墨客的清高與書生的無用可見一斑。我常常在想,這是否是文人的劣根性?

雖然文人的浪漫主義時代早已一去難返了。許多文人都成了多棲動物。有的官場上混著,有的商海裏遊著,文人成了官人,成了商人,成了藝人。有的官入品了,也想當當文人,商人賺了錢,也想免免俗,學做文人了。多棲本來是好事,有的人確有多方麵的才能,但有的沒有,卻硬要往上貼,這也是常有的現象。現在這個社會,仿佛大家都浮浮躁躁的,什麼大事都想做,什麼頭銜都想要,什麼女人都想抱,什麼好處都要沾。

其實,做什麼都要基礎和稟賦的,特別是做文學藝術的,但在現實生活中,這話就行不通了。文脈不通也可以成作家的,中專水平也可以當博士的,又老又醜的老男人也是可以娶美少女的,這就叫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刀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