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老爺聽到哨聲,趕緊起床和兩個同學會合,吃過早飯一起乘車到CQ。他們先乘汽車到自貢,道路崎嶇不平,汽車顛來簸去,所有人頭都在脖子上像不倒翁玩具一樣晃過去晃過來,幺老爺他們三個還是有點興奮,畢竟都是第一次坐汽車。他們勉強忍住令人頭暈腦脹的顛簸,用好奇的眼光注視著車窗外一閃而過的青山綠水,那是他們的家鄉,那裏有他們童年的歡樂、少年的煩惱、青年的夢想、還有他們的親人,他們在心裏默默地呼喚:“別了,故鄉!別了,青春年華!別了,親人!”
當他們趕到自貢火車站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拿著王主任給的介紹信三個人登上了開往CQ的火車。火車對於三個大山裏走出來的年輕人來講無疑具有巨大的震撼力,那麼一個龐然大物在兩根鋼軌上奔馳,像條飛馳的巨龍在山間穿梭!機頭發出的嗚嗚汽笛聲撕裂空氣、震耳欲聾,眼前的樹木山川一閃而過,留給他們的隻有驚奇!
第二天一早到達了CQ火車站,那裏已經有學校接待人員在車站出口處舉著小紅旗接站,於是和其它十幾位同學一起乘車去學校報到。汽車穿過城中心,全車的人嘴都張得大大的,因為眼前的一切讓他們知道啥叫高樓大廈!啥才算得上大城市!那些高高低低的樓房一幢接一幢,望不到頭,就像在做夢一樣!是的,的確像夢一樣,他們轉眼走進了CQ,一座中國西部最大的城市。當他們還在為大都市的景象驚奇的時候,汽車已經開進了714技術學校,在那裏他們將開啟新的人生!他們將在那裏呆三年,然後才會踏上工作崗位,成為國家真正的棟梁之才。
714技術學校,實際上是一個軍工學校,專門為國家的軍工企業培養優秀的高級技術工人,雖然沒有部隊的編製,但整個學校執行的還是軍事化管理,大家定時起床、定時吃飯、定時學習,留給自己的時間很少很少。對於幺老爺來講正好,在學校除了學習還是學習,也不敢到城裏逛,因為兜裏沒錢,要不是學校組織集體活動,幺老爺可能整個學期也不會去城裏一趟。好在新學期開學不久,學校就組織同學到城裏參觀,他才第一次看到解放碑、朝天門、還有那滾滾東去的長江水,卷著一圈圈浪花向東洶湧奔騰而去,高聳入雲的大樓一幢接一幢一眼望不到頭,熙熙攘攘的街道裏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商店,商店裏琳琅滿目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應有盡有,商店裏人潮湧動歡聲笑語像過節一樣,汽車、馬車、還有自行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幺老爺每天隻專注於學習,他除了看書做作業,就是埋頭在圖書館裏看書,他甚至把很多高年級的書也讀了不少,功夫不負有心人,幺老爺順理成章成為班級乃至整個學校成績最好的學生,幾乎門門課都拿五分,特別是機械製圖,那可是全校從來沒有過的五分王!
幺老爺的學習是最好的,可他的日子卻是最難熬的。為了省錢,他每天隻吃大米飯就鹹菜或饅頭就稀飯,偶爾才買一份粘點油葷的蔬菜算是過節潤潤腸子,有空的時候還經常跑到學校後麵的山上找野果子吃。按計劃每月二十八斤口糧和十二元夥食費,他基本上隻吃二十三斤糧和八塊夥食費,剩下的五斤糧和四塊錢他準備給家裏的大人小孩留下,等放假的時候帶回家,畢竟那裏還有他年邁的老母親,兩個嗷嗷待食的兒子和至親至愛的妻子呀!他從不給自己買衣服、鞋子,一天到晚穿著幺奶奶給他準備的那幾件衣服褲子和布鞋,文具能少買盡量少買,紙是翻來覆去正麵寫了反麵寫,小子寫完寫大字,製圖用完了寫小字,一隻鉛筆非寫到手拿不住為止,可他一點都沒有覺得自己苦!
自從幺老爺機械製圖考了全五分以後,有一個人開始關注幺老爺的一舉一動,她就是幺老爺的老師陳美娟。陳美娟說是幺老爺的老師,其實比幺老爺還小兩歲,還沒有結婚。她是五年前進學校的,畢業後因為學習成績特別好所以留校當了機械製圖老師。有好幾次上課的時候陳老師都被學生提出的問題難得下不了台,可幺老爺很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悄悄地用紙條傳給陳老師讓她渡過了難關,所以她對幺老爺有特別的感覺,除了喜歡找幺老爺談課本方麵的問題以外,還時不時聊一些讀書以外的關於家庭方麵的問題。當然幺老爺覺得老師關心學生的家庭也是很正常的事,況且學校裏也沒有幾個人找自己聊天,那兩個同縣的同學也是很難在一起,因為都不在一個係一個班,所以他還是很珍惜這份師生情分的。陳老師也經常到他的宿舍去看他,還給他買好多鉛字筆、紙、筆記本等學習用具,特別是在國慶節的時候還送他一隻鋼筆,那可是幺老爺這一生使用過的第一支鋼筆呀!陳老師有一次看他一個人在食堂吃白米飯就鹹菜,於是買了好大一碗紅燒肉放在幺老爺傍邊讓他吃,幺老爺不好意思,一塊也沒有動,他知道,那樣會慣壞自己的胃,再也不能省錢給家裏了。陳老師沒有辦法,隻能歎著氣,心疼地默默離開!
轉眼一個學期就要結束,幺老爺老早就盼著這一天呢,因為放假以後幺老爺就可以回家看自己的老婆孩子和老娘了。到CQ以後寫過兩封信回家,卻隻收到一封回信,他也知道幺奶奶不識字,所以也沒有責怪幺奶奶,隻是自己一個人在外,家裏發生了什麼事卻啥也不知道,心裏時不時還是滿擔憂的,放假了,總算可以回家看個究竟了!一考完試,幺老爺迫不及待地往氓溪河丁家溝奔!幺老爺帶了五個饅頭坐火車到了自貢,然後換了一趟車到了榮市,為了省下一塊錢的車費錢,他決定不坐汽車而是步行回石家宅子,一百裏地他從大清早一直走到傍晚。
幺老爺走後,幺奶奶便肩負起養家的重擔。上有一個老太太,成天隻知道拜佛念經,連作飯也不會;下有兩個孩子,一個才五歲,還幫不上忙,一個才三歲多,還沒有完全丟奶呢!還有每人二畝八分地要照顧,對於一個二十出頭的女人來講談何容易呀!她成天忙裏忙外的,一點都不得空閑,有時實在忍不住了隻好抱著被子痛哭一場,她也好想好想自己的男人在身邊讓自己好好地做個女人,把家裏料理停當等著自己的男人上工回家,再苦再累總還有個人頂著。這下好了,自己的男人被國家搶去當了國家的棟梁,把自己丟在家裏,隻收到兩封信。一封是幺老爺走後一個月左右收到的,拿到信的那一瞬間,幺奶奶就像看到自己的男人一樣,雙手握住信不住地顫抖,趕緊跑到三哥那裏讓他把信念給給自己聽,信中說一切都好,請忽掛念,也問了娘的事,兒子的事,當然還有自己的事,隻是沒有聽到隻有他們倆口子才能夠理解的文字,她多少還是有點失落。等她收到第二封信的時候,已經到了冬月,三哥也不在家,信裏寫的啥也不知道,所以也沒有辦法回信。幺奶奶想不管咋樣,來了信就好!
快過年了,多虧了娘家哥哥的幫忙,全年收成還不錯,正張羅著給兩個孩子和老娘縫兩件過年的新衣服,還有每人做一雙新布鞋呢。這不幺奶奶正坐在東廂房的街沿上曬著西沉的太陽納鞋底,就聽到大伯在屋後麵大聲在喊:“媽,老汗兒回來了!”
“啊!我的天!我的男人!”幺奶奶扔下納了一半的鞋底,針還吊在鞋底上,兩腳三跳跑出宅子去,趕緊用手指梳理一下頭發,再用力拍拍身上的灰,其實那天她剛換了一身幹淨的衣裳,身上一點灰都沒有。當她跑到宅子西頭的時候,看到幺老爺肩上挎著一個黃色大包,右手牽著大伯的小手朝自己走過來,她有點控製不住自己的激動,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真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男人嗎?他瘦了,他一定過得很苦,沒有人照顧!唉,總算回來了,回來了就好,就讓我好好照顧你吧!”幺奶奶仍然很激動。
幺老爺回到家,一家人自然像過節一樣。接著幺老爺把給大家的禮物拿出來,給幺太奶奶買了她最喜歡的千層糕,不過這次是CQ貨,幺太奶奶肯定一輩子也沒有看到過;給倆個孩子的禮物自然還是好吃的;最後才是給幺奶奶的禮物,一件嶄新的花布衫,還有20元錢和25斤糧票,幺奶奶高興得半天說不出話來,自己的男人還沒有忘記自己!此刻的幺奶奶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要是她知道自己的男人是如何省吃儉用為了這個家從牙縫裏攢下那些個錢和糧的話,她一定會愛死這個男人的,隻是幺老爺什麼也沒有說,因為他知道那是他應該做的,而且做為男人還遠遠做得不夠!當然幺老爺也沒有忘記自己大哥家的孩子,甚至那個她恨之入骨的餘十娘,他們都得到了遠到而來的禮物!當然,大伯二叔最高興,自己的老爸回家了,比啥禮物都強!
除了一家人在一起塊快樂樂地過年,幺老爺還沒有忘記在有限的時間裏為幺奶奶分擔一些家務,回家後的第二天便下地幹活,從早幹到黑,把土翻挖完畢,把田也犁了一遍,把該種的蔬菜種好。當然白天忙好,晚上他們把兩個孩子安排到幺太奶奶房間睡覺,兩個久別的男人和女人,在一年有限的幾天裏盡情地享受著人類最原始的快樂,真是久別如新婚呀!沒幾天幺奶奶發現自己臉色也紅潤了許多,心裏成天蕩漾著愉快!來年的秋天,三姑就出生了。
春節過了,幺老爺回學校繼續他的求學之路,幺奶奶繼續帶著兩個孩子和一個老母親在石家宅子裏過日子。
大老爺春節過後回到學校發現一切都和年前不一樣,不隻是學校,整個社會都在發生著巨變!那些原先畏首畏腳小心翼翼的教書匠也好、有點知識的幹部也罷、還有社會上有點文化的商人、甚至前些年被批得狗血淋頭的地主富農們也開始蠢蠢欲動,高談闊論一些政治動向、國家大事、國際大事,他自己憋了好幾年的氣也早想發泄出來。在他看來,國家又要發生大變革,這下總算輪到自己揚眉吐氣了吧!
不出大老爺所料,隨後幾個月報紙雜誌廣播等等都在號召全國上下一起來暢所欲言,為國家建設出謀劃策,於是各種言論、奇思妙想、奇談怪論鋪天蓋地席卷整個中華大地,真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大老爺畢竟是解放前的師範畢業,要說資曆在全縣也算叫得上號的,學術上更是少有的重量級人物,特別是在國學研究方麵,他怎麼可能落人之後呢?到七八月份形勢一片大好,大老爺和他的一幫崇拜者著實風光爽快了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