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恰恰是那一段油鹽不進的話,讓沐竏淩陷入了回憶……
“此次殿試便以‘春花江月夜’為題吧。”沐竏淩不耐煩的打了個哈氣,順口說出了一個題目。
“嘶……”台下皆是一片倒吸之聲,但凡事總有例外……
“皇上,草民願意試上一試,還請皇上告知韻律。”一位少年站了出來。
“哦?那便以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後以仄聲遇韻結束吧。”沐竏淩抬了抬眼,開始亂說一氣,沐竏淩想了想接著說到,“全文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少年拱了拱手,不卑不亢的說道。
“很好,你叫什麼名字?”沐竏淩眼前一亮,這人是誰呢?
“草民冷曇璘,字璃殤。”
……
“本屆科舉前三甲為冷璃殤,溫嵐,白懷蒲。”
瓊林宴上……
“冷璃殤,朕問你,一個人如果受到侮辱應不應該‘拔劍而起,挺身而鬥’”
“草民認為一個人受到侮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不足為勇,充其量不過是匹夫之勇;隻有‘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才算是有大勇者,因為這種人‘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所以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物,麵臨突然的事變不會驚慌,遇到無緣無故加給他的屈辱也不會發怒?。”
……
“今有狀元冷璃殤弸中彪外,措置裕如,特封為正六品翰林院修撰,製書如右,符到奉行。”
“今有榜眼溫嵐並容徧覆,勤勉有佳,特封為從六品翰林院修編,製書如右,符到奉行。”
“今有探花白懷蒲鋒芒不露,不拘小節,特封為從六品翰林院修編,製書如右,符到奉行。”
朝堂……
“今新科及第狀元冷璃殤何在?”
“臣在。”
“朕初登大寶,治國無道,民心不穩,故奇何為治國之道?”
“臣以為但凡治國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貧窮就難以治理。怎麼知道這個道理呢?人民富裕就安於鄉居而愛惜家園,安鄉愛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懼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貧窮就不安於鄉居而輕視家園,不安於鄉居而輕家就敢於對抗君上而違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難以治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