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堂課 善於激勵別人者會得到倍增的回報(2 / 3)

看清對象再選方法

說完了孫權,再說一說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的故事:

周瑜是江東主戰派的核心,但他和諸葛亮“不對付”。剛一見麵,就故意對諸葛亮說“宜降不宜戰”這樣的話,讓諸葛亮無法再次使用對付孫權的老辦法。

魯肅不知是詐,便與周瑜當麵爭辯了起來。

諸葛亮一見如此,便裝作主張投降的樣子,說:“我有一計,既不必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也不必親自渡江;隻要派一名使者,送兩個人到江北給了曹操,百萬大軍就會卷旗卸甲而退了。”

周瑜聽了很好奇,就問道:“用哪兩個人?”

諸葛亮說:“我在隆中時,就聽說曹操在漳河新建了一座十分壯麗的樓台,稱之為‘銅雀台’,並且廣選天下美女置於其中。曹操原本就是個好色之徒,他很早就聽說江東喬公有兩個女兒,長曰大喬,次曰小喬,都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經發誓說:‘我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於銅雀台,以樂晚年。如此,雖死也沒有什麼可恨的了。’可見,他率百萬雄兵,虎視江南,其實不過是為得到這兩個女子。將軍何不去找那喬公,用千金買下這兩個女子,派人送給曹操。曹操得到她們之後,心滿意足,必然班師回朝。”

周瑜道:“曹操想得到二喬,有什麼證驗沒有?”

諸葛亮說:“曹操的小兒子曹植,下筆成文。曹操曾經命他寫了一篇《銅雀台賦》。賦中的意思,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娶二喬。”

周瑜道:“先生還能記得這篇賦嗎?”

諸葛亮說:“我愛其文采華美,曾經把它背了下來。”說完,當即將《銅雀台賦》背誦了一遍。講到“攬‘二喬’於東南今,樂朝夕與之共”,還加重了語氣。

周瑜聽出詞賦中的句子果然是想要得到江東二喬的意思,勃然大怒,站起來指著北方大罵道:“老賊欺人太甚!”

諸葛亮連忙勸阻說:“當年漢朝皇帝曾以公主和親,今天為了退敵,這民間的兩個女子有什麼可惜的呢?”

周瑜氣憤地說:“先生有所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即孫策,孫權之兄,此時已死)的未亡人,小喬正是我周瑜的妻子。”

諸葛亮佯裝惶恐道:“我確實是不知此事,矢口亂說,死罪死罪!”

周瑜道:“我與曹操老賊誓不兩立!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於是,二人遂訂下聯合抗擊曹軍的大計。

諸葛亮的“激將法”又一次“得逞”!

激將法是眾人皆知的計謀,既可用於己,也可用於友,還可用於敵。激將法用於己的時候,目的在於調動己方將士的“殺敵”激情和鬥誌,是一種效果顯著的反向激勵。運用激將法之前一定要看清對方是什麼人,最在乎的是什麼,認準要害才能一“激”即中。

第3節 物質獎勵令人短暫興奮,精神激勵給人持久動力

剛上初中的小華拿著一份報紙興奮地跑回家,顧不上放下書包就雙手拉著報紙衝著家裏人獻寶。

“看,您看!”小華激動得臉都漲紅了,“這篇文章是我寫的!發表了!”

爸爸看了一眼,說:“哦,不錯,有進步,今晚加菜給你慶祝。”

小華不滿意地看了爸爸一眼,又把報紙拿給媽媽,說:“我親愛的大記者媽媽,我相信您的眼光比我爸好,您看看我發表的這篇文章怎麼樣?”

媽媽放下手裏正在做的事,接過報紙,認認真真地把小華的文章看了一遍,說:“總體上還可以,但行文還是不夠流暢,很多地方有待提高,比如……”

說著媽媽就拿起手邊的紅色鋼筆,在那張報紙上勾畫起來,邊畫邊說:“你看,這個地方你應該加強背景鋪墊……這個地方你的語言太羅嗦了……這個地方沒有用應該刪減掉……”

看到那張報紙在媽媽的手裏被圈圈點點得麵目全非,小華委屈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轉轉,一把奪過報紙,跑進自己房間哭起來,任憑爸爸媽媽怎麼敲門也不肯出來。

爸爸一邊敲門一邊喊:“小華啊,你開門吧!爸爸知道你文章發表了,很了不起,爸爸周末帶你去買禮物,就買你最喜歡的那款電腦遊戲!”

小華不開門。

媽媽喊:“小華,媽媽幫你改改是為了你好,以後你就知道怎麼改了!”

小華還是不開門。

一家人僵持了很久,這時候小華的同學莉莉來了,爸爸媽媽隻好說小華在房間裏。

莉莉也沒多想,就去邊敲門邊對房間裏的小華說:“小華,我是莉莉,我看了你發表在報紙上的文章,我覺得你寫的真好!你能給我講講你是怎麼寫出這樣的作文來的麼?”

小華房間的門打開了,臉上還有淚痕的小華,此時對莉莉綻放出一個燦爛的笑,他說:“謝謝你對我的鼓勵!我一定盡我所能幫助你!”

爸爸的物質獎勵,小華並不感冒,媽媽的“熱心幫助”還弄哭了小華,反而是同學一句簡單的肯定就讓小華破涕為笑了。當一個人麵對別人的肯定、專注、虛心的時候,內心就會感受到那份無形卻也無價的精神鼓舞。

物質獎勵隻能讓人一時高興,而精神鼓勵就像是不斷添加的燃料,能讓人在前行的道路上有無窮無盡的動力。

說出可行性,激勵更有效

一個學護理專業的男生考研失利,意誌消沉,整天把自己關在宿舍裏不肯出門,任憑誰問他,他都隻說:“混過畢業就好。”

同宿舍的幾位朋友都知道這個男生其實很有才華很有理想,所以都想找機會多鼓勵鼓勵他。

這一天,A同學拿著他打印畢業論文,說:“你看,你論文寫得這麼好,這一次老師評分一定給你很高。你一向成績都這麼好,明年再考一次研的話,一定能考上你理想的學校。”

男生聽了,說:“真的成績好這次就考上了,混過畢業就好。”

B同學看他整天鬱悶也不去找工作,就說:“學校給咱們推薦了一些實習的崗位你知道麼?你在學校實踐活動多,找工作有優勢,現在研究生出來也未必有本科生混的好,你能力強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男生聽了,說:“工作過些日子再說吧,我現在沒心情,混過畢業就好。”

C同學見誰也勸不好他,就找了個機會,單獨和他談心。C同學說:“你能跟我談談你的夢想是什麼嗎?”

男生愣了一下,說:“我的夢想就是考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的研究生。”

“然後呢?”

“然後學外科。”

“然後呢?”

“當一名技術超群的外科醫生。”

C同學開始幫他分析,說:“哦,我們來分析一下,你要是今年就考上了,碩博連讀加上實習,最少五、六年後你才能當上醫生,並開始給患者看病吧?”

“是的。”男生看著他,不知道他要說些什麼。

“咱們學的專業是護理,你的夢想卻是當醫生,如果你不去深造的確很難實現。”C同學說,“不過你想一想,現在你所學的醫療知識還隻停留在課本上,並沒有真正見到過真實的病人,你現在就算考上了研究生,還是紙上談兵,對實際工作認識還是不足,那你還要花時間去實習。現在,學校就有實習的機會,也有推薦工作的機會,要是你現在肯去爭取一下,那麼馬上就能到醫院工作了,不用等五、六年那麼久。如果你現在就積極投身到實際工作中去,就算是做護理工作,也能比在學校裏見到的真實病例多,還能了解到更多實際問題。如果你在醫院工作上一兩年,把自己現在的就業問題解決了,又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下一些問題,那時候你再去深造,一定能更有針對性,也能緩解現在的經濟負擔,你說對不對?”

這位男生聽了,再也沒有說那句“混過畢業”,而是說:“好,那我就去實習,試試先做護理,看看我能不能勝任醫院的工作,然後再考慮是再考研還是先工作。”

C同學的激勵為什麼這麼有效?因為他不僅僅是在鼓勵自己的朋友,更是在幫助朋友分析情況、對比利弊,最後幫助朋友指出了一條“明路”。

把可行性說出來,把利弊分析清楚,把方案提出來讓對方參考,這是鼓勵中最管用也最實在的辦法。當你的朋友、你的下屬、你的孩子對一些事情失去信心的時候,不妨試試多講講事情的可行性,讓他看見希望,才能鼓起勇氣去進行下一步的奮鬥。

第4節 把橡皮筋往懷裏拉,是為了彈得更遠

先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

日本高知縣有一匹賽馬叫“春麗”,從第一次站在起跑線開始,春麗就從來沒有得到過冠軍。從比賽的角度來講,它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在春麗連敗100場的時候,日本國家電視台NHK為它做了一期“特別報道”,展示了它100場比賽的表現和100次的失敗。一夜之間,春麗成了日本家喻戶曉的“失敗之星”。

春麗是個失敗者,但觀眾們卻為它每次出場時的全力以赴而感動,覺得它就像個拚命努力卻得不到第一名的小孩子,執著卻沒有好運氣。越來越多的人關心春麗,紛紛為春麗寄來一箱箱的蘋果、胡蘿卜,有些人專程從日本各地趕來看望春麗,為它捐款捐物,希望它可以繼續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