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了解水生植物的習性(1 / 3)

1.水生植物簡介

水生植物指那些能夠長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水生植物是出色的遊泳運動員或潛水者。它們常年生活在水中,形成了一套適應水生環境的本領。它們的葉子柔軟而透明,有的形成為絲狀(如金魚藻)。絲狀葉可以大大增加與水的接觸麵積,使葉子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水裏很少能得到的光照和吸收水裏溶解得很少的二氧化碳,保證光合作用的進行。水生植物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具有很發達的通氣組織,蓮藕是最典型的例子,它的葉柄和藕中有很多孔眼,這就是通氣道。孔眼與孔眼相連,彼此貫穿形成為一個輸送氣體的通道網。這樣,即使長在不含氧氣或氧氣缺乏的汙泥中,仍可以生存下來。通氣組織還可以增加浮力,維持身體平衡,這對水生植物也非常有利。

水是生命的搖籃。在水生環境中還有種類眾多的藻類及各種水草,它們是牲畜的飼料、魚類的食料或魚類繁殖的場所。大力開發水生植物資源,對國民經濟將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定義:某種植物在它生命裏全部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生活在水中,並且能夠順利的繁殖下一代,我們就稱為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在現代城市園林造景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一泓池水清澈見底,令人心曠神情,但若在池中、水,對水體起淨化畔栽數株植物,定會使水景陡然增色。而且,水生植物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更重要的是它還能吸收水中的汙染物作用,是水體天然的淨化器。在當前水資源不斷減少,水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好水生植物,不僅能豐富園林景觀,還能改善水體,消除汙染,讓人們真正享受到“碧波蕩漾,鳥語花香”的自然美景。

2.水生植物的種類

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與形態的不同,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大類:

挺水型水生植物

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豔麗,絕大多數有莖、葉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於水中,根或地莖紮入泥中生長發育,上郜植株挺出水麵。挺水型植物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荷花、黃花鳶尾、千屈菜,菖蒲、香蒲、慈姑等。

浮葉型水生植物

浮葉型水生植物的根狀莖發達,花大,色豔,無明顯的地上莖或莖細弱不能直立,而它們的體內通常貯藏有大量的氣體,使葉片或植株能漂浮於水麵上。常見種類有王蓮、睡蓮、萍蓬草、芡實、荇菜等,種類較多。

漂浮型水生植物

漂浮型水生植物種類較少,這類植株的根不生於泥中,株體漂浮於水麵之上,隨水流、風浪四處漂泊,多數以觀葉為主,為池水提供裝飾和綠蔭。又因為它們既能吸收水裏的礦物質.同時又能遮蔽射入水中的陽光,所以也能夠抑製水藻的生長。漂浮植物的生長速度很快,能更快地提供水麵的遮蓋裝飾。但有些品種生長、繁衍得特別迅速,可能會成為水中一害,如水葫蘆等。所以需要定期用網撈出一些.否則它們就會覆蓋整個水麵。另外.也不要將這類植物引入麵積較大的池塘,因為如果想將這類植物從大池塘當中除去將會非常困難。

沉水型水生植物

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莖生於泥中,整個植株沉入水體之中,通氣組織特別發達,利於在水中空氣極度缺乏的環境中進行氣體交換。葉多為狹長或絲狀,植株的各部分均能吸收水中的養分,而在水下弱光的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發育。對水質有一定的要求,因為水質會影響其對弱光的利用。花小,花期短,以觀葉為主。它們能夠在白天製造氧氣,有利於平衡水中的化學成分和促進魚類的生長。

水緣植物

這類植物生長在水池邊,從水深23cm處到水池邊的泥裏,都可以生長。水緣植物的品種非常多,主要起觀賞作用。種植在小型野生生物水池邊的水緣植物,可以為水鳥和其他光顧水池的動物提供藏身的地方。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水緣植物,可能會成片蔓延,不過,移植到小型水池邊以後,隻要經常修剪,用培植盆控製根部的蔓延,不會有什麼問題。一些預製模的水池帶有淺水區,是專門為水緣植物預備的。當然,植物也可以種植在平底的培植盆裏,直接放在淺水區。

喜濕性植物

這類植物生長在水池或小溪邊沿濕潤的土壤裏但是根部不能浸沒在水中。喜濕性植物不是真正的水生植物,隻是它們喜歡生長住有水的地方,根部隻有在長期保持濕潤的情況下,它們才能旺盛生長。常見的有櫻草類、玉簪類和落新婦類等植物,另外還有柳樹等木本植物。

水生植物種類相當豐富,這裏介紹二種分類方式,一種為國內的分類,一種為國外常規的分類標準。

國外的分類方式

一般將水生植物分為四種:

淺水植物生長於淺水或池塘周圍潮濕的土壤裏,在水、陸之間起過渡和柔化作用。有時也將其歸於沼澤植物。由於具有異域色彩而備受青睞,常用來構建的背景,如水生鳶尾,千屈菜等。

沉水植物生長於水麵以下,在水中能釋放二氧化碳,因而又叫生氧植物,其基本作用是消耗水中多餘的養分,抑製藻類生長,保持池水清潔,部分沉水植物屬自由漂浮型如金魚藻,其它耐寒的則需先栽植在容器中如依樂藻屬。

浮生植物該植物自由浮於水麵生長,可通過競爭營養,蔭蔽水麵,從而降低水溫,減少光照投射量而抑製藻類生長。大部分浮水植物屬熱帶、亞熱帶型,在冬季寒潮到來之前,需移出池塘越冬保護。最受青睞的當數鳳眼蓮,又稱為水葫蘆,其花似蘭花,發達的根係極具侵占性,利於水池多餘養料及池塘汙物的消除。由於它們天然的淨化功能常被用作水池淨化器。但由於近幾年來,南方河道因富養分而導致其大麵積爆發,漸成侵害性物種,引種單位需注意。其它常用的浮水植物還有滿江紅、浮萍等。

浮葉植物有“水中女神”之稱的睡蓮屬,有“蓮花之王”之稱的王蓮屬即屬此類。它們紮根於池底,葉浮於水麵。優雅絢麗的花朵創造迷人的景致,其大大的葉子提供遮蔭。

國外的這種分類方法與我國的分類方法大同小異,不過我國傳統名花——荷花不在此列。

3.水生植物的生態習性

水生花卉耐旱性弱,生長期間要求有大量水分(或有飽和水的土壤)和空氣。它們的根、莖和葉內有通氣組織的氣腔與外界互相通氣,吸收氧氣以供應根係需要。

絕大多數水生花卉喜歡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也有耐半蔭條件的,如菖蒲、石菖蒲等。

對溫度的要求因其原產地不同而不同。較耐寒的種類可在北方自然生長,以種子、球莖等形式越冬。如荷花、千屈菜、慈姑等。原產熱帶的水生花卉如王蓮等應在溫室內栽培。

水中的含氧量影響水生花卉的生長發育。大多數高等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1~2m深的水中。挺水和浮水類型常以水深60~100cm為限;近沼生類型隻需20~30cm深淺水即可。流動的水利於花卉生長。

栽培水生花卉的塘泥應含豐富的有機質。

4.水生植物栽培紀要

栽種水生植物,必須掌握一些原則,使其生長良好。

1.日照:大多數水生植物都需要充足的日照,尤其是生長期,即每年四至十月之間,如陽光照射不足,會發生徒長、葉小而薄、不開花等現象。

2.用土:除了漂浮植物不須底土外,栽植其它種類的水生植物,須用田土、池塘爛泥等有機黏質土做為底土,在表層鋪蓋直徑一至二公分的粗砂,可防止灌水或震動造成水混濁現象。居家栽植時,為防止異味及孳生蚊蟲,可將盛泥土的盆缸置於戶外,挑選生長良好的植株置於盛水容器中,放在室內觀賞,並隨時替換,水邊植物則以田土加碎水苔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