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方圓樓,在燕國國都武都卻是名聲響亮,是都內最大的酒肆,非達官巨富無法進內,要是有蹭霸王餐的,無官籍的打死剝了人皮就吊在兩條街外老樹上,有官在身的也是剝了那身官皮,還了再來贖回,這行事頗為霸道。卻取天地方圓之名,卻是當朝皇帝小舅子開的,平時自無人敢去動他分毫。
而今日,方圓樓卻被一群軍漢圍起,周邊兩條街已經被清肅一空,那群軍漢黑甲藍袍,卻赤著雙手,手上並無兵刃,正是皇帝禁衛軍“搏熊”,乃是軍中精銳中的精銳,足有兩百餘,將這方圓樓圍的水泄不通,恐怕連隻蒼蠅也難逃出去。而那被簇擁在中間,相貌若屠夫,相貌粗鄙,卻是當朝文官之首,丞相文首,旁邊一虎背熊腰,相貌雄偉,卻是牙門將軍,薑罕之父,大將薑武,後麵一人戰戰兢兢,正是方圓樓老板,平時也就在七八品官吏麵前擺弄威風,今日見著這兩人,哪裏抖得其威風來。
薑武上前一步抱拳道,“丞相,賊子已經被圍住,是否下令拿下?”文首點點頭,“進攻吧,早日拿下,好叫聖上安心。”卻說這夥賊人,就算犯了十數條人命在手上,其實也沒必要驚動文首這當朝文官之首,可這燕國皇帝慕容淵卻是喜歡微服出視,那日出宮差點遭其暗算,丟了幾個近身侍從性命,這才勃然大怒,降命下來嚴查,這才出動文首,薑武外帶一群精兵這等豪華陣容。
見到丞相下令,薑武大跨一步,“令兵,傳令進攻。”隨即有一位黑甲藍袍兵士出列,喝道,“坐騎出”。兩百多搏熊軍士動作一致,念起咒語,身邊出現一頭頭巨熊,人立而起足有丈餘,標誌性的白色毛皮,不僅能禦寒更是有著不俗的防禦力,這就是搏熊軍標誌,座熊北地巨熊!北地巨熊種類:熊類屬性:獸,冰體形:巨大技能:蠻力(高級):該生物擁有超乎常人想象的力量雪地習性:在低溫雪地獲得力量和敏捷加成,自動獲得“禦寒(高級)”技能惡臭咆哮:種族技能,北極巨熊常年居住極北之地,獵物都帶有大量脂肪,巨熊能把脂肪儲存在胃囊,經過變質發酵,可以在必要時噴吐出惡臭汁液攻擊敵人野蠻衝鋒:坐騎技能,與騎手一同發動衝鋒,用蠻力撕碎前方的敵人這燕國在東方七國中位於最北,常年與冰雪抗爭。想要成為一名搏熊,就要以一己之力降服一頭巨熊,常人總認為巨熊可怕,其實不知最可怕的還是那熊騎上的那位騎手!
“上兵刃”,話音落,騎手們手上出現都出現一把雙刃巨斧,這巨斧也非常物,名曰嗜血鋼,這嗜血鋼名字貌似礦石,卻是實打實的生物,以血肉為食,技能隻有一個,血刃:巨斧形態,每次攻擊都必須飽飲鮮血,化作可怕的毀滅力量。一擊不成便會反噬主人,吸取精血,端是邪異無比。騎上巨熊,拿起巨斧,搏熊們對戰鬥的渴望已經無法掩蓋,雙眼泛出凶光,“進攻”,蓄勢待發的軍漢們發起了衝鋒,野蠻衝鋒!數十道身影撞開了方圓樓牆壁,帶著濃濃煞氣,直殺而入。那方圓樓老板,早就心疼的臉皮抽動,卻又不敢發聲。這些牆壁乃是采自極北凍土的岩石,堅逾鋼鐵,混合石灰,糯米,紅糖熬製,就是攻城錐來了,也要幾個來回才能破牆,而在這群搏熊手上,卻如同紙糊一般頃刻就破,當真怪力驚人。
卻說這數十騎搏熊在前門發起進攻,後方卻有兩道鬼鬼祟祟的身影,後門更是跟著兩位搏熊“大少爺們喲,請您高抬下貴腳,這要是被發現了,小人不得落個監守不利,斬立決不是,小人條命上有七十歲老母,下有三個孩子,您就放過我吧。”不消講,這便是尋找獸師大戰的陸離,薑罕兩位大少,搏熊雖是禁衛親軍,平時什麼高官重吏在他們麵前都是客客氣氣但一個是頂頭上司之子,一個父親更是軍中大佬,見這兩位祖宗,哪犯橫得起來,隻得哭喪著臉,苦苦哀求。“去去去,別擾了本少爺興致”,開口的是薑罕,趕蒼蠅似得揮著手,“聽聞這夥賊人身手也是了得,連貼身護衛聖上的侍從都可以與他們搏上一搏,聽說隻有三個人!隻可惜今天足足有兩百位搏熊,整個大燕才不過一千的編製,今天看來賊人就算手段通天插翅難逃了,此等大戰,我們也好飽飽眼福。”陸離心中也是火熱,道“這也是文丞相手段了得,其餘人都被肅清一空,賊人被包圍孤立尚且不覺,隻待對賊人來個甕中捉鱉,快快,我們放快腳步。”說罷,兩個躡手躡腳,兩個苦勸不住,四個人鬼鬼祟祟的趕向方圓樓深處。
“又進來四個”,房間裏,一名陸離口中賊人開口,說的卻不是東方話語,金發碧眼,是西方的外來者,此人臉上蒼白,雙目卻不似活人,聲音也是僵硬無比。聽聞一聲冷笑,另一人開口,“今日來幾個都是死,這幾日都見識過此處,也不過爾爾,剛進來四個裏麵還有兩個恐怕連第一隻契約獸都沒有,這是給我的小寶貝加餐麼,嘿嘿。”聲音卻是如同貓爪子劃過玻璃,說不出的刺耳難聽。回應他的是另外兩人厭惡的眼光,那人卻是早已經習慣了,對那眼光視若罔然。“波卡,阿魯茲,他們已經攻進來了,動手吧,別大意,和上次那棘手的點子是一路的。”這三人說的,自然就是受襲擊的大燕皇帝了,上次那場苦戰,他們自然也是沒占到什麼便宜,“這次來了有百餘人,如果都是上次的熊騎兵,那就糟了,波卡,那就把那東西用了吧。”這聲音卻是一女子。被稱為波卡的男子正是被兩人索厭棄的男子,明顯波卡在已經習慣了這種被人厭惡氛圍,應聲點頭。“來了”。開口的是阿魯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