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府其實沒有藩王。
別是蘇州府,就算是整個浙江和福建加起來,都沒有藩王封在這裏。
這就造成了一種很操蛋的情況——整個東南地區沒有藩王。
如果有藩王,藩王們不自覺的就會暗中壓製文人,然後再扶植商人替自己謀利。
但是沒有了藩王,文人們浪起來就沒有了底限,也就開始了自我放飛的過程。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朱元璋把自己的第五個兒子,朱橚封為了吳王,封地就在浙江錢塘府。
可是在洪武三年冊封的這位吳王根本就沒有正式的到過自己的錢塘封地,就在洪武十一年的時候改封為周王,封地也從錢塘改到了開封。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才導致了更換封號置換封地的事情,已經沒辦法再去考究。
但是終大明一朝三百年的時間裏,皇室在福建和浙江沒有一個藩王的存在卻是不爭的事實。
哪怕是一個名義上的藩王。
在崇禎皇帝看來,可能的原因無非就是兩個。
第一個就是江南,尤其是江浙福建一帶,乃是實打實的賦稅重地,所以朝廷為了直接將之控製在手心裏,所以沒有分封藩王。
第二個原因就是文人勢大,所以不得已之下的一種妥協,導致了浙江福建這些地方都沒有分封的藩王。
但是不管哪個原因,最後的結果其實都差不多——浙江和福建,尤其是浙江,簡直就成了東林黨的老巢,文人的堂。
還是以茶稅為例子,一個十四兩一個十二兩分列大明茶稅的倒數第一名和第二名,其中操蛋到了什麼地步,簡直就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
可笑的是,在原本的曆史上,這些個混賬東西們湊出來九千八百三十八兩銀子助餉之後,崇禎皇帝那個白還“下旨優撫”。
優撫這些個把他當成二傻子一般的戲弄的混賬東西。
如今穿越過來的皇帝界平頭哥崇禎皇帝,要愛民那是絕對能稱的上愛民的,可是要他心狠手辣,那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什麼有什麼大不了的啊,大不了就當成一行行代碼去看就得了,該殺的殺該砍的砍。
就跟電腦殺毒一樣,去除掉了這些個占用係統資源的病毒,係統才能更順暢不是?
而電腦病毒中,有一個詞叫做鉤子,就是某個程序被幹掉了,但是他會依靠之前注入的某些個鉤子程序重新複活。
殺毒軟件往往幹不掉這些個鉤子程序,這時候就需要手工來殺毒了。
劉景州的任務就是如此。
蘇州不屬於浙江,雖然緊挨著——蘇州是屬於南直隸省的。
吳元年,朱元璋改平江路為蘇州府,隸江南行中二書省。永樂十九年朱老四遷都北京,南京成為陪都,以江南為南直隸省,蘇州府屬之。
也就是,浙江巡撫一類的根本就管不到蘇州知府的頭上去。
而蘇州又是之前複社的大本營之所在,劉景州此行,就是在收稅的同時,看看這些個大商人背後還有些什麼人,或者又有哪些個官員是他們扶植起來的。
但是讓劉景州失望無比的是,或許是因為崇禎皇帝在南直隸殺掉的幾萬顆人頭威懾力太大,一連過去了十幾,這稅都正常收上來了之後,也沒有什麼人跳出來。
包括被關起來的十四個人,除了他們的家人在不停的活動著之外,官場之上竟然是沒有一點兒聲音是替這十四個人求情的。
就連民間也沒有傳出什麼十四君子,十四人墓碑記一類的事情。
或許跟崇禎皇帝往張溥張采身上潑髒水潑的太狠也有關係。
畢竟沒有哪個士紳是喜歡搞什麼收稅分田一類的學問的。
當初的太倉驕傲,現在名聲早就已經比狗屎還臭了。
崇禎皇帝用黃台吉他幾十個老婆的貞操發誓,自己絕對沒有派人暗中散布謠言,一切都是百姓自發的行為。
而關在牢中的十四個人,在經曆了最初的沉默,後來的爆發之後,現在也終於陷入了死寂。